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4篇
财政金融   2716篇
工业经济   236篇
计划管理   1220篇
经济学   1962篇
综合类   545篇
运输经济   17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137篇
农业经济   194篇
经济概况   1877篇
信息产业经济   10篇
邮电经济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483篇
  2012年   855篇
  2011年   1535篇
  2010年   754篇
  2009年   663篇
  2008年   1757篇
  2007年   501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498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236篇
  1995年   429篇
  1994年   199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22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3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企业们希望的基业长青,仅仅是依靠过去草莽崛起时的经验克隆是远远不够的。毫不夸张地说,那些不能适应刻下经济格局变化的企业,在未来三到五年,就会边缘化,甚至被淘汰  相似文献   
102.
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和国际游资的大量进入,人民币面临着强大的升值压力;同时,我国房地产价格一路攀升。在此形势下,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述了汇率与房地产市场现状,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效应、资金流入效应和财富效应以及通货膨胀效应等几个方面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3.
《中国经济信息》2008,(8):24-25
多因素促物价上涨 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存在的问题,温家宝说,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当前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是广大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去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8%,主要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大。物价上涨有多方面的因素:国内农产品价格多年在低位运行,近期的价格上涨有其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因素,但对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生活影响较大;近年来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升,也直接影响国内价格上涨。由于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还将存在,今年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104.
进出口贸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以来,我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央行多次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在今年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但是物价水平仍然居高不下,学者们对当前的物价上涨提出了各种观点,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中国目前的对外开放是引致物价上涨的新因素,甚至是主要因素。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国际收支顺差占用了大量的人民币,并构成MO发行的主要原因。我国关于对外开放与国内物价波动的研究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并侧重于汇率、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外汇储备、国际收支等因素对国内物价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资本市场》2008,(5):124-124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本书开篇“致读者”中,第一句就写道:“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人们谈论最多的事情。往往是最不熟悉的事情。”金融也许就是这样。金融机构营业网点遍布城镇的大街小巷,存款取款、住房按揭、投资股票、购买保险、刷卡消费.甚至交水、电、燃气。电话费等,看起来,我们对金融再熟悉不过了,它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您也可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银行卡里的存款不翼而飞、参与所谓的“高息”集资而血本无归、股市暴跌使资金顷刻化为乌有、恶性通货膨胀让富者更富而穷者更穷,  相似文献   
106.
[英国路透社3月18日]中国反复重申,转向“紧缩”货币政策,取代之前“适度从紧”政策,以抑制创下10年新高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07.
2007年11月全国CPI高达6.9%.再次创出1996年以来的新高.结构性物价上涨向明显通货膨胀转变的风险正不断加剧。尽管目前北京市CPI同比涨幅低于全国.但是环比浔长幅已明显超越全国.考虑到国际粮食供求形势、奥运消费集中启动、资源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等因素.2008年北京市物价上行压力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108.
杨涛 《西部论丛》2007,(4):36-38
央行会否加息,成为2007年以来最吸引眼球的话题之一。在2月份的宏观数据出台后,出于对信贷高增长与通货膨胀压力的担忧,央行终于在宣布3月18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使市场各方围绕利率政策展开的讨论暂时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09.
不断恶化的通货膨胀是东南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东南亚主要经济体积极运用市场干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多种政策协调配合应对通货膨胀。本文分析了这些政策的可能效果及其缺陷,并研究了东南亚通货膨胀对我国的可能影响及其应对通货膨胀的经验与教训,从而给我国控制通货膨胀以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0.
日本经济金融形势与货币政策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市场不会在短期内恢复稳定,世界经济也存在下行的风险。就日本经济而言,由于能源和原材料高价格造成的收入外流,因此存在国内需求减弱的风险。日本银行将密切关注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