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16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  相似文献   
12.
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相似文献   
13.
吉鹏飞 《绿色财会》2013,(11):27-28
中医“四诊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家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明的,即“望、闻、问、切”诊法。这四种诊法至今在中医领域中依然普遍使用,是中医医生对病人进行辩证施治的重要依据。此四种诊法不仅在中医领域应用广泛,而且在审计工作中也具有独到的用处。本文就此问题,谈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在审计工作中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4.
扁鹊的医术     
管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过100来年,不过我发现只有100年历史的管理学,却继承了中国2000多年前先秦思想家的一个传统.那就是喜欢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说明道理。有一个故事是关于我国古代传奇医生扁鹊的。说扁鹊其实是弟兄三个.个个精通医术,最出名的扁鹊医术非但并不是最好的,反而还是最差的。扁鹊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扁鹊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乡里。而扁鹊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扁鹊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动刀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扁鹊的医术高明.因此名气最响。  相似文献   
15.
支文广 《国企》2020,(2):86-87
一日,魏文王求救于名医扁鹤:“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扁鹊答:“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个。”魏王不解地说:“请您再介绍详细些:”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侯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推崇备至。”  相似文献   
16.
《鹤冠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魏文王曾有一次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回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未发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传于乡里。而我治病,  相似文献   
17.
<正>7月的长清马山镇军威中药材科技产业园,万亩药材飘香。丹参开出紫色的小花,簇集成片,恍惚间,宛若步入普罗旺斯薰衣草的仙境。细弱的桔梗正经历花期,花如薄纱,在清凉的早晨安静绽放。两百多种药材在此聚集,微风轻拂,四周清新的空气中都带着淡淡的药香。这份规模庞大的中药材科技产业园背后,凝聚着园区人员的智慧和心血,  相似文献   
18.
《鶡冠子·卷下·世贤第十六》中记载着这样一段话:魏文侯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相似文献   
19.
刘湘明 《商界》2004,(1):55-56
  相似文献   
20.
在齐烟九点的氤氲画卷中,黄河就是一流书脊,翻开它,右岸八峰参差,左岸鹊山独立. 鹊山位于黄河北岸,海拔120.8米,据对岸华山约5.5公里,是齐烟九点中最北边的一点.鹊山的来历,普遍有两种说法: 一种见于金代大诗人元好问的《济南行记》,其中记载:"鹊山每岁七八月间,乌鹊群集其上,故名鹊山."每年夏历七八月间,来自四面八方的喜鹊都翔集在这里,形成一种自然景观,因此得名"鹊山".明代王象春曾赋诗描绘当时情景:"万岫千岩济水蟠,如屏孤逗出河干.秋高乌鹊翔何事,霄汉空疑斗女寒."反映的就是济南仕女在农历七月七日纷纷来到鹊山乞巧的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