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701篇
工业经济   50篇
计划管理   573篇
经济学   215篇
综合类   168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910篇
农业经济   47篇
经济概况   251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务欺诈是一种故意提供误导性财务报表的行为。公司当局包括执行董事长、高层经理人员构成了财务欺诈的行为主体。究其动因是他们财务欺诈行为所导致的期望收益大于期望成本,从而给自身利益带来了好处。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数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这些国企为了完成上级下达利润考核指标,就有可能采取各种手段来提高当期利润,以获取业绩和职位升迁。这就是所谓的“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本文拟探析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行为的动因并提出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82.
再论信用证独立抽象原则与欺诈例外制度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用证是国际商业中的生命血液。信用证之所以能如此长期和广泛地使用,其特殊性和优越性就在于它所奉行的独立抽象性原则——信用证赖以存在的基石。正是这一特殊的运行原理,成了某些犯罪分子进行欺诈的手段。在这利益失衡的夹缝中,诞生了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从此,如何处理好信用证独立抽象原则与欺诈例外制度的关系,便成为学术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争论的热点。本文则从新的视角,重新探讨了两者的关系,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83.
刘贵祥 《深交所》2004,(9):49-50
1.证券欺诈行为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2.对中小股东的民事救济措施效果目前,在证券欺诈争端解决机制方面,显而易见地需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广义的证券欺诈行为,包括诸如操纵市场、虚假陈述、内幕交易、短线交易等多种形式,但能够通过司法途径获得民事赔偿的仅限于虚假陈述行为,是否有拓展的必要:二是证券欺诈纠纷的民事诉讼采取单独诉讼与共同诉讼的模式,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引入诸如集团诉讼等其他诉讼模式是否具有必要性及可行性:三是证券欺诈争端的解决机制,除民事诉讼外,是否还可以另辟蹊径,采取仲裁、诉讼外调解等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84.
国际信用卡欺诈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卡作为最方便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多年以来一直稳步增长,摩根斯坦利的研究报告称,未来五年内全球大部分地区卡支付将占消费类支付的40%以上。然而,信用卡欺诈也一直伴随着卡交易的增长而增长,基本保持在3%的比例。信用卡国际组织、金融机构以及商家都在不断采用新的技术与管理  相似文献   
85.
保险欺诈及其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受利益的驱动,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钻”保险业的“空子”,把发财梦转向保险业,保险欺诈已成为经济犯罪的一种手段,滋生在保险业这一“蛀虫”的不断繁衍与膨胀,给保险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法律对保险诈骗行为制裁乏力。因此,加强对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防范保险经营风险是当前保险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6.
虚假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就是借款人与开发商串通,通过向银行提供虚假的个人购房信息,从银行套取或诈骗信贷资金的行为。它的基本特征是借款人具有主观恶意欺骗性。从实施虚假按揭的行为主体来分,有个人虚假按揭贷款和法人虚假按揭贷款两种,其中法人虚假按揭贷款是由法人操作,通过众多的个人行为来完成的虚假按揭,因此更具隐藏性,风险和危害也更大。从借款人的目的来分,有诈骗型虚假按揭和融资型虚假按揭两种,诈骗型虚假按揭是借款人通过提供虚假购房信息,以骗取银行信贷资金为目的而实施的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87.
内幕交易乃证券欺诈表现形式之一,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又屡禁不止。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对内幕交易进行规制的国家,其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已经探索出了较为完备的内幕交易监管规则,比较中美内幕交易监管制度的异同可以为我国制度完善佐以镜鉴。  相似文献   
88.
郑磊 《董事会》2011,(5):25
监管机构去做的是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原本该负起主要责任的保荐人显得无足轻重,上市的关键变成了保荐人和发审委之间的博弈深沪股市按规模排名还远在欧美之后,发行中的各种造假欺诈却更多,香港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这里面可能有多种原因,最常见的区别在于发行和监管制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9.
信用卡已经从跑马圈地时代进入成长成熟期,随着信用卡使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欺诈行为出现了.本文将这些欺诈行为分为身份信息被盗、伪造卡、卡未达、卡不在场欺诈、商户欺诈、ATM欺诈、短信欺诈七大类别并进行了相应阐述.  相似文献   
90.
文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围绕会计管制的内涵界定、影响因素、经济后果、国际趋同以及公司治理与会计欺诈交叉研究等研究成果。在文献梳理中发现:我国的会计管制研究内容分散且观点存在分歧,仍停留在中心问题的边缘地带,对问题实质之处的挖掘还不够深入。西方理论界对会计管制的研究起步早、范围广,为国内学者提供了理论框架、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指导,安然事件后《萨班斯法案》的出台,更引发了对会计管制的研究热潮。通过对会计管制研究进行脉络梳理和评论,以促进我国会计管制的广角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