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82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财政金融   3349篇
工业经济   8488篇
计划管理   15216篇
经济学   4835篇
综合类   2265篇
运输经济   536篇
旅游经济   207篇
贸易经济   30664篇
农业经济   1823篇
经济概况   7048篇
信息产业经济   223篇
邮电经济   423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258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398篇
  2020年   578篇
  2019年   609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483篇
  2016年   734篇
  2015年   1294篇
  2014年   4738篇
  2013年   5611篇
  2012年   7023篇
  2011年   7786篇
  2010年   6624篇
  2009年   6261篇
  2008年   7044篇
  2007年   5197篇
  2006年   4975篇
  2005年   4552篇
  2004年   3655篇
  2003年   2631篇
  2002年   1738篇
  2001年   1202篇
  2000年   720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海油销售分公司不断努力地发展加油站,在追求高速发展的同时,追求加油站的高质量,其中油站的站容站貌、便利店的商品丰富都不断追求高度。但是,中国海油发展不仅要考虑高质量,还要寻找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13.
企业品牌对于企业来说是决定其产品营销是否有优势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品牌在对外经营与对内管理中都起到重要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精神、道德规范等概念集合体,它是企业品牌建设的核心内容。据此,探讨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拟人化沟通成为企业在社会化媒体上常用的品牌沟通策略。跟传统的品牌沟通方式不同,拟人化沟通创造出如同真实社交环境一般的缓和感,减少了消费者的交流压力,从正面影响消费者的品牌态度和购买决策。但是,拟人化沟通存在应用不当的风险,需从品牌个性和形象出发,适度控制沟通的目的和内容,进行系统规划,注意适用边界。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19,(17)
10月25日,数十位中华老字号的掌门人齐聚故宫博物院,在"中华老字号文化创新发展研讨会"上共同探讨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来自中国茶叶、寿仙谷医药、片仔癀药业、重庆登康、汾酒集团、东方国际、北京稻香村、卫岗乳业、广州医药集团、南京云锦研究所、兰州佛慈制药、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德州扒鸡、东阿阿胶、广誉远国药、恒顺醋业等企业代表参加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对农产品消费需求逐渐扩大,人们的品牌观念和意识也显著加强。以方正县稻米品牌建设为例,介绍方正县稻米品牌建设及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意见,以期促进方正县稻米品牌合理建设,推动方正县稻米品牌健康、有序发展,增加稻米销量、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农民增收,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18.
《企业经济》2018,(3):58-65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传统品牌社区逐渐向虚拟品牌社区过渡。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理论模型,以小米手机社区为研究平台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然后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搜集,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量表和数据研究进行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虚拟品牌社区中企业与顾客互动和品牌体验显著正相关,品牌体验和品牌资产显著正相关。最后,提出重视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双向交流;建立鼓励机制;重视顾客反馈,对顾客进行细分;完善社区的品牌形象;增加品牌购买转换率等建议,为企业虚拟品牌社区的管理者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3,(10):100-102
在“外来收购者”的“过渡性重组”之后,有国内外行业寡头参与的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重组将很快到来在《中国企业家》2002年12月的封面故事中,科龙电器的新主人顾雏军被认为是”江湖气”浓重、对品牌不够忠贞的外来收购者。但无论怎样,顾雏军的收购总算是顺产业的脉络而下,而如今众多家电企业“新东家”则是彻头彻尾的“行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