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31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217篇
财政金融   7899篇
工业经济   2089篇
计划管理   15065篇
经济学   14038篇
综合类   6849篇
运输经济   466篇
旅游经济   229篇
贸易经济   11522篇
农业经济   2633篇
经济概况   9689篇
信息产业经济   44篇
邮电经济   120篇
  2024年   249篇
  2023年   858篇
  2022年   564篇
  2021年   852篇
  2020年   871篇
  2019年   977篇
  2018年   417篇
  2017年   1090篇
  2016年   1275篇
  2015年   1901篇
  2014年   4124篇
  2013年   3574篇
  2012年   4487篇
  2011年   5042篇
  2010年   4816篇
  2009年   4877篇
  2008年   5685篇
  2007年   5046篇
  2006年   3770篇
  2005年   3772篇
  2004年   2584篇
  2003年   2356篇
  2002年   2055篇
  2001年   1786篇
  2000年   1567篇
  1999年   850篇
  1998年   840篇
  1997年   965篇
  1996年   700篇
  1995年   442篇
  1994年   374篇
  1993年   311篇
  1992年   349篇
  1991年   372篇
  1990年   375篇
  1989年   239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超产权论在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竞争和市场结构对企业治理机制改善的作用.我们把超产权理论的企业产权、竞争、治理机制与绩效相互关系模型引入国有商业银行中,建立市场竞争状态下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竞争、治理机制和绩效的理论模型.要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构建竞争性的银行体系是关键;竞争绩效的产生还有赖于市场的完善和市场得以有序运作的制度结构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62.
63.
曲强  苗莉 《现代企业》2003,(5):43-44
管理理论关于晋升问题的一个传统假设是 :晋升基于绩效。也就是说 ,面对同一晋升机会 ,当存在多个候选对象时 ,谁最终得到晋升取决于各候选对象绩效水平的比较 ,绩效最优者最终得到晋升。这一假设不仅与大多数人对于晋升问题的认识相吻合 ,同时 ,在现实中也确实被许多组织采纳 ,作为其晋升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然而 ,如果一种理论或一项制度的前提假设存在问题的话 ,则整套理论和制度的科学性就是令人怀疑的。那么 ,“晋升基于绩效”这一传统假设的有效性如何呢 ?“晋升基于绩效”假设的有效性检验检验某一命题是否有效 ,至少有两条途径 :一…  相似文献   
64.
65.
吴水澎 《财会通讯》2004,(8):F003-F003
科学研究是对高校教师职业要求之一,但自己的研究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也喜欢提出一些与别人不同看法的问题:文字表达能力没有受过严格训练,更谈不上文采,但对写东西有点兴趣.记得在云霄中学念高中二年级时,适应“大跃进”的要求.我向县里的一张小报投了一篇稿子,报道班上一位同学自己装配收音机的消息,结果被刊登出来了,还得到2角钱的稿费.这比现在中了,  相似文献   
66.
本文对新疆、青海、西藏、甘肃等四省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以及对增长极理论在远西地区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7.
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思想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但这种继承是批判的继承,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的新发展,决不是回复到儒家"德治"的老路上,也决不是要让儒家泛道德主义思想四处张扬。二者之间存在着根本分歧,一、立论基础不同中国哲学史上提出的法治与德治,究其根底,是与人生本质相联系的。孔子讲人性是相似的。孟子继承孔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生来即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本性。因此"人皆可以为尧舜",但由于一些人被物欲所蔽,丧失了善性,这就需要不断修身养性。"求其放心",即可恢复善性,这就是传统德治理论的人性论根据,这一理论依据显然是不科学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  相似文献   
68.
张五常多次在他的文章和演讲中。通过谩骂和歪曲来否定马克思理论。本文通过举例和分析来说明。张五常对马克思理论的否定是建立在他根本不懂马克思理论和他不合理的评判标准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69.
黄一义 《新财经》2004,(7):14-23
本文由黄一义先生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威廉·拉让尼克和公司治理研究新锐玛丽·奥苏利文的研究编写而成。他们对西方国家的公司治理的演变进行了深入的历史研究,并根据经济学,特别是企业理论的新进展提出了一套与众不同的公司治理原理;资料翔实,观点新颖,对流行的公司治理理念颇有颠覆作用,对深受这些观点影响的中国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亦有振聋发聩之效。  相似文献   
70.
陈跃进 《财政研究资料》2004,(19):47-48,F003
著名财政经济学家和教育家邓子基教授编著的第四部专著——《财政理论与财政实践》,已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同时也是为庆祝作者从事财政教育科研55周年暨80华诞而作。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为该书作了“繁荣财政科学,指导工作实践”的题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