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5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篇
财政金融   3860篇
工业经济   360篇
计划管理   6609篇
经济学   2629篇
综合类   1218篇
运输经济   131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4152篇
农业经济   771篇
经济概况   1147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468篇
  2014年   892篇
  2013年   948篇
  2012年   1178篇
  2011年   1636篇
  2010年   1764篇
  2009年   2334篇
  2008年   2722篇
  2007年   2351篇
  2006年   1223篇
  2005年   765篇
  2004年   665篇
  2003年   937篇
  2002年   515篇
  2001年   415篇
  2000年   294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赵西卜 《当代财经》2004,(2):112-116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仍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本文从具体会计准则需要完善的四个具体问题出发,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即制定会计准则应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有益经验,使会计准则在理论上具有严密性,在实践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2.
徐新宇 《江南论坛》2004,(12):51-52
存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消耗或销售而持有的各种资产,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产成品、外购商品、协作件、自制半成品等。存货成本的计算,对于产品成本、企业利润及所得税都有较大的影响。会计准则规定:纳税人的商品、材料、产成品和半成品等存货的计价,应当以实际成本为原则。  相似文献   
103.
刘玉廷 《财贸研究》2004,15(6):76-78
<正>会计准则建设,特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的建立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我国市场经济初露端倪,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在会计上提出了一个议题:借鉴国际会计惯例。1988年前后,我们提出了在我国建立会计准则的设想,并将建立会计准则作为研究课题,深入到学校、企业做调研,形成了企业基本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  相似文献   
104.
近年来,会计国际化在我国倍受关注,尤其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各方面都要与世界惯例接轨之际,会计作为企业间贸易交往的国际通用商业语言,自然也要尽快地与国际惯例接轨,逐步融入到国际会计中去。经过十几年的引进和吸收,中国会计界对有关会计国际化方面的理论和实务已有比较成熟的理解和认识。下面我们就谈谈我国会  相似文献   
105.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的财务状况变动表演变而来的,它对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推动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现金流量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相比,二者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最主要在于财务状况变动表是以营运资金为基础编制的,存在着以下的局限性: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不能提供现金流量信息以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不仅可以弥补财务状况变…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109.
在以往发布的会计制度中,有一些规定是针对特殊收益或收益的特殊处理而制定的,这些规定并不符合会计原则,具有强烈的行政色彩,由于与会计原则的显著背离,注定不可能长期存在,本文将这些规定统称为过渡性收益规定。主要的过渡性收益规定如《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权益法核算下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债务重组差额的会计处理等等,这些规定往往是针对上市公司出现的问题而制定的。由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过渡性收益规定无法适应新的形势,最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