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79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58篇
财政金融   987篇
工业经济   1596篇
计划管理   3332篇
经济学   2949篇
综合类   810篇
运输经济   148篇
旅游经济   11篇
贸易经济   2063篇
农业经济   1162篇
经济概况   3414篇
信息产业经济   77篇
邮电经济   9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867篇
  2013年   749篇
  2012年   934篇
  2011年   1093篇
  2010年   975篇
  2009年   1000篇
  2008年   1218篇
  2007年   1087篇
  2006年   1231篇
  2005年   965篇
  2004年   517篇
  2003年   603篇
  2002年   579篇
  2001年   542篇
  2000年   500篇
  1999年   328篇
  1998年   384篇
  1997年   331篇
  1996年   259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97篇
  1991年   252篇
  1990年   148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增长理论中的R&D增长模型及其最新发展,并阐述了其对中国政府实施研究与开发(R&D)投资政策的现实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
教育尤其高等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多年来的实践表明,传统重智育轻德育、重主科轻副科、重理论轻应用、重培养轻就业、重管理轻服务、重效益轻质量、重规模轻结构、重内部轻外部、重眼前轻长远等的做法,不利于从根本上推进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观察、分析和研究高等教育问题,切实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确保把科学发展观贯穿落实到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和继承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的基础上,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94.
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充满激情地欢呼:"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2006年1月9日,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科技春天的气息.  相似文献   
95.
8月29日 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动员大会在安徽大剧院隆重举行,掀开了合肥依靠科技创新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科大讯飞公司总裁刘庆峰代表高新技术企业在会上宣读积极投身试点市建设的《倡议书》。  相似文献   
96.
小平同志说过,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生产力问题是社会进步的根本问题。所谓生产力,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跟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相结合而构成的征服、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劳动能力单纯看成体力、体能方面的能力,把生产资料看成有形的如机器设备、矿山、厂房、能源等物质生产资料。这仅是生产力的一个方面,但很不全面。所谓生产力,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物质生产力和文化生产力。忽视文化生产力的“生产力”是片面的,尤其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代,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对…  相似文献   
97.
98.
试论强化全民科技意识的内涵宫占凤/山东省财政学院科技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科学技术现实存在的反映,是感觉、思维、认识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现代人的科技意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先进观念,它是从属于科学技术而存在的一种社会意识,也是现代...  相似文献   
99.
100.
宗禾 《资本市场》2003,(2):17-18
<正> 2002年,中国工业再次给国人带来了惊喜。全年呈现了增长速度快、运行质量高的良好势头,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最高水平,为国民经济实现历史性突破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工业继续肩负起共和国经济大厦“顶梁柱”的重任,推动着中华民族快步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明天。国企利润首次超过2500亿元 2002年的中国工业的突出特点,就是自主内在增长的动力不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3万亿元。2002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266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5008亿元,增长11.5%。特别是下半年,增长速度逐月攀升,10、11两月分别达到14.2%和14.5%。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可以达到12%以上,工业增加值将突破3万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全部工业增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