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29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56篇
经济学   82篇
综合类   35篇
贸易经济   334篇
农业经济   653篇
经济概况   16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0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31.
经济全球化迫切要求放开农产品关税限制,贸易限制对农产品出口量与价格产生显著影响,从而导致农产品出口国相关主体福利的变动。本文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在对大米供给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及出口需求弹性估计的基础上,基于国际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的现实,分析大米出口关税变动对不同主体福利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关税水平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体社会福利水平的改善,但其福利效应在生产者、消费者、政府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是非均衡的,关税水平的降低促进了消费者福利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以及贸易条件的改善,但同时也导致了生产者的巨大损失和汇率的损失。因此,政府根据最佳关税水平,对不同主体的福利变动进行调节与补贴,从而实现福利均衡,促进大米产业的稳定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32.
Wayne Gorden 《新财富》2014,(11):27-27
迄今为止,食品通胀放缓对亚洲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粮食价格进一步走弱的空间有限。要提高粮食之外消费增长的可能性,让亚洲消费者充分享受全球粮食价格下行的益处,亚洲各国对农业部门的改革比以往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33.
近期频发的异常气候成价格上涨有力推手,国内外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国际粮农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称全球粮食价格连续7个月飙高,在2011年1月份开始更是迭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34.
今年上半年,在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受气候干旱、政策调控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县主要农产品价格起伏跌宕频繁,各品种变化差异较大,主要表现是:粮食价格不断震荡上行;蔬菜价格前期普遍回落,后期迅速上扬;食用菌价格呈现较好的上涨势头。随着物价上行压力的不断积聚,多因素推波助澜,预计下半年农产品价格将进一步上涨。  相似文献   
35.
据联合国数据显示,2011年2月份的全球粮食价格达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在亚洲,孟加拉的稻米零售价格同比上涨了33%,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稻米零售价同比上涨了23%。为此,联合围粮农组织呼吁国际社会合作解决亚洲的粮食价格上涨问题,尤其是必须采取措施保护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  相似文献   
36.
通货膨胀状态下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对生产者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慧  文丰 《生产力研究》2011,(4):52-53,58
通货膨胀状态下粮食价格波动对农业生产者的影响,一方面是粮食价格波动对农民粮食收入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物价普涨而导致的农民生活成本、生产成本增中所产生的影响。通货膨胀状态下,粮食价格上涨并不能保证农民收入同步增长,可能会导致农民收入增长、也可能导致下降、或不变。考虑到生产成本与生活成本的提高,在通货膨胀状态下,尽管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业生产者获得了部分利润,但由于物价的普遍上涨导致农业生产者的生活成本与生产成本的增加,农业生产者的相对收益是下降的,实际生活水平也是下降的;由于农业领域的特殊性,农业生产者不能自由的进入或退出农业领域,农业生产者被动的承担着农业生产的自然、市场双重风险;由于农业领域的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较差,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农业领域部分失灵,市场的风险农业生产者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因此通货膨胀状态下农民的利益只有靠政府的政策来保证。  相似文献   
37.
本文基于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和库存4个方面建立了粮食宏观调控的指标体系,构建了层次分析法模型,就粮食调控对粮食价格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基于Matlab 7.0和ASP技术,建立了粮食市场价格分析系统。数据试验表明,粮食价格分析系统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8.
农产品上涨会加剧通货膨胀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媛 《经济论坛》2011,(3):95-98
粮价和物价关系的考察历来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引入对食品价格的分析,利用VAR模型对粮价、食品价格和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判断因果关系走向,对比通货膨胀与粮价、膨胀与食品价格的波动关系,以此来综合考虑粮价、食品价格和通胀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9.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以及国内粮食市场开放进程加快,粮食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复杂,受粮食供给、需求两大方面众多因素影响。粮食生产与消费预期因素对粮食市场影响更加明显,粮食价格波动及地区差异特征更加突出。为此,本文结合我国粮食流通体系市场化特点,分析了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总体特征及地区差异,归纳了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阶段性特征,进而探讨粮食价格宏观调控途径及调控重点。  相似文献   
40.
李若愚 《中国物价》2011,(9):32-35,10
2010年的国际粮价飙升尚未出现拐点,未来还有一定上涨空间。虽然我国粮价相对国际粮价具有一定独立性,但预期效应和比价效应使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存在关联,国际粮价维持升势仍可能给国内粮价带来输入性压力。中长期看,我国粮价将在较长时间内面临成本推动型涨价压力。短期看,我国粮食供求是“紧平衡”,粮食市场参与主体普遍存在涨价预期,粮食生产出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快速转化为粮价上涨动力。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2011年我国粮食“保供稳价”面临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