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9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32篇
经济学   14篇
综合类   14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9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4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荐文 《税收征纳》2005,(2):20-21
2004年10月,又一个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罪犯被判处死刑。此人名叫吴楚玉。  相似文献   
5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银行保卫干部肩负的安全防范、打击罪犯、为业务经营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任务更重。要履行好这一神圣的职责,保卫干部自身的素质如何,是做好安全保卫工作最基本的条件。根据银行保卫工作的特点和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保卫干部应具备以下良好的基本素  相似文献   
53.
秦杰 《东北之窗》2014,(14):11-11
正6月25日,大连市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过去一年毒品犯罪案件审理情况进行了通报。2013年以来,市法院共审结一审毒品犯罪案件137件,依法打击毒品犯罪分子414人,其中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239人;审结二审毒品犯罪案件94件,依法打击毒品犯罪分子138人,其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69人,重刑率达到55.8%。从审理情况来看,毒品犯罪案件在数量上呈逐年上升态势,涉案人数大幅增加,其中女性及青少年罪犯出现较大增长,低龄化倾向明显;涉案毒品数量不断增大,毒品纯度越来越高,少则一公斤多则十几公斤的案件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54.
宋丹 《经济研究导刊》2014,(33):320-321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语境下,监狱及其形态、制度、实践层面被赋予更多的含义,其中尊重罪犯人格,保障罪犯合法权益,是现代新型监狱行刑文明的应有之义。当前中国罪犯改造面临哪些问题?罪犯改造人性化是如何提出与实践的?以及应当如何对罪犯正确实行人性化管理?就这三点问题一陈管见。  相似文献   
55.
出监监狱是新时期为适应罪犯顺利回归社会而形成的监狱形态.出监监狱以职业技能培训、社会适应训练为主要内容,体现了行刑的人道、文明、科学理念.本文围绕出监监狱半开放运作管理和教育形式的创新,顺应社会化需求展开探讨,并对现行出监监狱模式进行了梳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56.
谢昊宇 《品牌》2015,(1):61
随着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社会工作的方法和理论也逐渐在社区矫正中运用,社会工作者开始成为社区矫正中的重要力量。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中的介入方法和途径,然后结合具体案例,从矫正关系的建立、问题分析、矫正计划的制定、执行和解除等方面阐述了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中的介入,最后总结了介入效果,对于社区矫正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较大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7.
国美控权之争成为众人关注焦点的同时,"监狱办公"也成为了当下讨论的焦点。是"特权"还是"人权"?笔者认为其为罪犯应当享有的权利,在行使刑事执行权的同时,刑事罪犯的权利的范围应当被加以确定并给予充分保护。笔者认为罪犯权利的范围即是守法公民所享有权利祛除由于其犯罪被剥夺的权利,故可以通过确定刑事执行权的范围确定应当受到保护的权利的范围。目前,我国在处理刑事犯罪问题对于罪犯的权利的控制有些过犹不及,认清罪犯的权利范围,并加以保护是刑事执法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营造更加完善的刑事处罚与保障体系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58.
孟晓燕 《经济师》2006,(10):77-78
罪犯团伙是监狱、看守所、拘役所等押犯场所的一种常见现象,是罪犯以共同的消极心理为基础而形成的罪犯非正式群体,是监所内长期存在的一种消极社会现象,是平安监狱建设的主要隐患。只有全面透析和把握罪犯团伙在组织、心理、行为、类型、危害等方面的特征,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消除罪犯团伙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9.
苏金浩  赵丛 《活力》2005,(4):140-140
一、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Community Correction),可称之为“社区矫治”,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改造罪犯的方法。是指以社区为基础,把符合一定条件的罪犯放在社区,参加有偿或无偿的社会劳动,由专门的国家机构,在相关的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者决定所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意识和行为恶习,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的刑罚执行活动。  相似文献   
60.
舒展 《河北企业》2012,(4):81-81
<正>据史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曾出现类似陪审制集体合议案件的影子。早在西周时期,一种名为"三刺"的狱讼制度在当时广为流传。所谓"三刺制度"就是在判罪犯死刑时必须询问群臣、群吏、万民三方面意见,有点类似西方吸收普通平民参与司法裁判的陪审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