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1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8篇
财政金融   4620篇
工业经济   1708篇
计划管理   7299篇
经济学   3606篇
综合类   1681篇
运输经济   337篇
旅游经济   29篇
贸易经济   4121篇
农业经济   1713篇
经济概况   4067篇
信息产业经济   59篇
邮电经济   24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328篇
  2016年   536篇
  2015年   871篇
  2014年   2190篇
  2013年   1937篇
  2012年   2322篇
  2011年   2588篇
  2010年   2403篇
  2009年   2415篇
  2008年   2397篇
  2007年   1804篇
  2006年   1626篇
  2005年   1858篇
  2004年   1015篇
  2003年   1017篇
  2002年   706篇
  2001年   667篇
  2000年   621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都说“民以食为天”,可是,“食”以什么为“天”呢?应当是“地”吧。农民常说自己是“土里刨食”,这绝对是真理!谁敢说自己不是!要吃饭,就离不开土地,粮食都是土里长的啊!没有土地,就不会有“食”;没有“食”,我们“民”岂不就没“天”了?古有“杞人忧天”的笑话,说一个杞国人。怕天塌下来砸着自己。终日忧心忡忡,寝食难安。而今天,我却为“地”担忧了,担心哪天“地”没了,我们就没粮食吃了。那,“天”岂不真的要塌了?  相似文献   
7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的基础。农业状况的好坏,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要直接地反映到财政上来。农业的稳定和发展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税收是地方固定收入,因而,农业在财源建设中的基础  相似文献   
73.
74.
社会集资论     
一、社会集资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生产的发展,商品流通的扩大,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城乡居民手中的持币量增加,这就为开展社会集资提供了货币基础。  相似文献   
75.
笔者通过学习《企业会计准则》对投资业务会计账务处理的理解与对投资业务所得税的认识,谈谈企业投资业务的会计账务处理与所得税处理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6.
一、2005年工作的回顾 刚刚过去的2005年,我省调查队系统在国家统计局和省统计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紧紧抓住改革与发展这个核心,突出重点,精心谋划,科学管理,开拓创新,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统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了较快提升,队伍建设、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调查队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77.
文章在研究电子商务分类、性质、特点的基础上,把电子商务与电话、电视、广播进行了比较,探讨了电子商务发展基本趋势及其对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揭示了电子商务发展革命性意义,并就我国政府和企业制定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思路。  相似文献   
78.
2005年国内商业银行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本币理财市场陷入低谷,但外汇理财市场却风景独好;人民币结构性存款成为理财市场的最大创新,2006年,银行将会进一步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银行间市场也特为理财业务的资产配置提供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79.
从总体上看,长江港口在规模能力上已具备了相当的基础条件,但仍不能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难以适应加入WTO的竞争态势。突出表现为:  相似文献   
80.
城区农村既是成都市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市加快城市化的排头兵;城区农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成都市城区近期“一体化”工作的开展和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的改善,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市未来能否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奋斗目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