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351篇
工业经济   22篇
计划管理   194篇
经济学   473篇
综合类   150篇
运输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266篇
农业经济   97篇
经济概况   431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565篇
  2003年   400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11.
入世后金融业混业经营将是大势所趋。本在分析国外和国内金融业混业经营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必备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混业经营背景下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2.
基层央行要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改进金融服务,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以有力推动辖区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3.
俗言道:农村信用代办站,管好了是财富,管不好了是包袱.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农村信用代办站作为农村信用社的有效延伸和补充,自组建以来,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与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应当保留;二是农村信用代办站经济案件频发,已成为埋在农村信用社身边的"定时炸弹",应该撤并.笔者认为:对农村信用代办站的管理,应当体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原则,坚持"撤、并、转"三条途径并举.  相似文献   
114.
杨韶辉 《新金融》2003,(9):18-19
利率市场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体制改革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在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它还充当着排头兵的角色,这可以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深切地体会到:1996年,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1997年,放开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1998年,放开贴现和转贴现利率,债券发行利率实行市场招标;1999年,放开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利率;1998~1999年,贷款利率浮动权得到逐步扩大;2000年,放开外币大额存款和贷款利率;2002年,在部分农村信用联社进行存贷款利率浮动试点.  相似文献   
115.
张爱玲  吕立 《山西金融》2003,(12):52-55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利率改革的力度相对较小。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基础。没有市场化的利率,就没有连结企业、银行和财政的纽带,致使间接宏观调节的措施都难以奏效。  相似文献   
116.
117.
118.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建立现代化的金融管理体系。因此,金融科技工作的重点就是大力发展金融电子化建设,积极开展金融科技创新活动,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工作的"服务,保障,促进,发展"作用,促进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一、现阶段金融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国金融电子化事业发展迅速,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相似文献   
119.
《山西金融》2002,(4):1-1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业将在更大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金融安全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金融业,在今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加强金融监管作为重中之重,并要求全党全社会把确保金融安全提高到保证国家经济政治安全的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120.
有效率的金融监管是以金融监管体系完整、监管依据充分和监管手段先进为基础,以金融政策传导的有序、畅通和统一为关键,防止金融体系的自然垄断、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性,结合国际、国内金融监管形式及新的监管理念、构建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体制的总体思路,我们可以构建包括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体系、金融机构内部治理体系、金融行业自律体系、社会联合监管防范体系四个层次的我国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完善能够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客观栽体,尽可能地通过科学手段解决金融体系的“市场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