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306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173篇
经济学   59篇
综合类   78篇
运输经济   16篇
贸易经济   104篇
农业经济   22篇
经济概况   6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财政监督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监督本身是一个执法过程。近几年来,我国在财政立法上做了大量工作,并相继制定、修改和出台了《预算法》、《会计法》、《税收征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财政法律、法规,对规范财政监督起了较好的作用。但由于没有将财政监督提到足够的立法高度,至今还没有一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能够全面反映和规范财政监督机构、明确其职责、权限与法律地位、监督方式以及违反财政法律法规的法律责任等综合性的财政监督法规。财政监督存在执法先天不足的缺陷。各单项立法在制定财政监督条款时的出发点只是从服务单项工作来考虑,这种实际上将财政监督划整为零的做法既不科学,又增加了财政执法的难度,影响了财政监督的连贯性,不利于财政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除个别省制定了《财政监督条例》外,绝大部分省(区、市)的财政监督工作主要依据政府文件、领导讲话进行,没能形成统一的执法规范,从而影响了财政监督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72.
国债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工具之一,其重要性日益显现。我国需要在《预算法》中明确国债发行管理的法律框架。在预算编制阶段,应明确国债的发行目的与用途;扩大国债统计口径,以真实反映政府负债的情况,增强国债管理决策的广泛性和权威性。在预算审批阶段,应明确完善全国人大对政府举债规模的管理制度。在预算执行阶段,应禁止国债的定向发行,强化国债管理的信息披露等。  相似文献   
73.
《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历经10多年的讨论,制定,现已颁布实施,确实不容易。《条例》对《政府采购法》比较粗的法律规定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有很多亮点。亮点之一:对很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了明确界定,为实际部门的操作提供了标准。《条例》对很多概念作了界定。比如,什么是财政性资金,过去对它的概念争议很大,这次明确了,特别强调了财政性资金与非财政性资金是无  相似文献   
74.
75.
近几年来,各地审计机关在加强财政预算执行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拟就加强此项审计谈些看法。笔者从实践中体会到,要进一步加强同级预算执行审计,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要求,把握财政审计的总体目标和方向.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6.
77.
尹继杰 《财会学习》2015,(14):51-52
作为财政管理工作的关键性任务,科学的预算制度为财政工作的开展打好了基础,在国家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调整预算制度,使得预算活动更加规范化,有序化,是实现预算管理工作效率不断提高的首要任务,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预算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的现代财政体系,能够实现国家法治化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78.
三公经费是政府预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新预算法的提出能够有效地管理各企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的使用,从而避免出现经费浪费的现象,提高政府在公众中的信誉度。本文分析了三公经费存在的问题,从完善体系、革新三公经费方式两方面分析了新预算法在我国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控制中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79.
预算法的正式出台对于我国全口径预算的实施,以及细化和公开财政预算具有重要的意义.行政事业单位作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单位,必须加快规范财政支出,适应新预算法的改革趋势.本文从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的预算管理、财务人员素质提升、会计审核、规范公开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0.
2014年8月,我国修订了实施近20年的《预算法》。在我国,推进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背景在于:政府预算规模不断扩张、公民民主意识日益提高、全球化浪潮中的政府竞争加剧以及历史上的权力文化根深蒂固等。修订后的新《预算法》在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打造透明预算、构建规范的预算制度、适度扩大地方自主权限以及实现预算管理方式科学化五个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然而,新《预算法》仍有尚待完善的地方,如人大的权力还有待加强、预算“空窗期”仍然存在、有关条款有待进一步细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