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19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8篇
农业经济   216篇
经济概况   1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叶弘 《金融博览》2011,(10):84-84
人们将大盘指数大幅上涨称之为“牛市”将大盘指数上窜下跳取名叫“猴市”,而今年的股市,则像一只百年老一陧慢腾腾、磨磨蹭蹭,慢悠悠地爬两步,停下来晒晒太阳,甚至往后退一步,再继续往前走。观者忍不住着急,纷纷为这只老充当啦啦队,鼓着腮帮子,脸红脖子粗地高喊“加油!加油!冲破3000点!”但除了增加噪音之外并无任何效果,老仍然是“一看、二慢、三通过”。  相似文献   
102.
<正>平胸别名鹰嘴、大头、鹰嘴龙尾、三不像、鹦鹉等,为平胸科平胸属,是一种古老的类。平胸长相奇特,威武凶猛,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以平胸为基培育成的绿毛,被称为鹰嘴龙尾绿毛,是绿毛中极  相似文献   
103.
鳖寄生虫病是鳖养殖中危害较大的侵袭性疾病。下面就鳖寄生虫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作一通俗的介绍,供参考。一、病原与病症1、病原鳖寄生虫病俗称绿毛病。病原为原生动物寄生虫螺枝虫、聚缩虫、纤毛虫等。2、病症发病鳖初起时在背甲、腹部和四肢上可见灰黄色或黄绿絮状簇生物。因虫体与水色相近,所以平时不注意极难发现。当发现时,发病鳖已现象。即使在阴天也往晒台附近用手抹去虫体,寄生处可见出血发展到整个颈部、眼睑、四肢及寄生虫的鳖大多因食欲下降后病衰竭死亡。与流行要发生在室外养殖池塘,温室里病害防治主要发生…  相似文献   
104.
目前,养殖亲鳖亲的单位越来越多,自繁自育可以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得到优质的苗种,提高鳖的成活率。鳖与禽鸟一样,靠产卵繁衍后代,其卵壳富含钙质,如钙缺乏,会形成软壳卵,而软壳卵极易弄破,不能孵出幼仔。钙在鳖机体内,以集中在骨骼和牙板中,参与骨骼与  相似文献   
105.
<正> 湖北钟祥市北湖特种养殖场吴小云近年来尝试鱼混养方式,获得了好效益,其技术要领如下: 1、池塘条件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水排水方便、光照条件好的池塘改造成鱼混养池。池塘面积为2000—4000平方米,水深2米左右,陆地与水面比3:7—2:8。池坡用三  相似文献   
106.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鳖养殖国和消费国。鳖养殖业已成为我国一些地区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地方优势产业.然而与该产业关系密切的鳖种质和苗种,已成为影响我国鳖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笔者就我国鳖种质的保护与生产谈点自己的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又名肉、美国鳄和蛇鳄,原产于中美洲和北美洲。鳄有两个品种,即大鳄和小鳄,大鳄体重可达100kg以上,性凶猛会伤人,不宜养殖。鳄通常指的是小鳄,一般体重(5~10)kg,性较温和,不主动伤人。鳄具有三大特点:①生长速度奇快,自然温度下年增重高达1kg左右,半控温养殖(气温18℃以下时加温),年增重(1.5-2)kg,最高记录年增重2.5kg,其生长速度是世界上其它、鳖类品种无法比拟的。②耐寒、耐高温、食性杂、少病害,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在我国所有省份自然状态及控温条件下都能养殖。尤其可贵的是,鳄对水量要求不多,北方地区养殖无须担心水源不足。③集食用、药用和观赏于一身。  相似文献   
108.
目前,养的农户和专业户增多,但在养殖的过程中,有的过不了稚饲养关而造成养失败,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就这一问题请教了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所长蒋张林。他说:“的生命力强、易饲养,这是指成年而言的。幼和稚的生命力是比较弱的,特别是稚如果缺乏饲养技术或管理粗心。很容易引起死亡”。老蒋介绍了自己饲养稚的经验。他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9.
稻田养是一种动植物互生同一环境生态互利的养殖新技术,也是稻田作物空间间隙再利用,不占用土地资源,又能节约饲养成本,降低田间害虫危害及减少水稻田用肥量等互补互利措施,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据浙江省的经验介绍,每667m^2可产净(增重)是投入量的2倍-3倍,产值是水稻的20倍。现将六项措施介绍于后,有条件者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10.
类、蟾蜍、蚯蚓混养,方法简便,无需特殊设施,可利用鱼池、鳖池改造,基本不增加投资,而效益却倍增。这种混养节省了饲喂劳力,节约了不少饲料。特别是蟾蜍可不喂料,任其捕获天然饲料。如:蜗牛、蚂蚁、蚊子、毛虫、飞蛾、昆虫等对类有害的动物。食物不足时,可吃蚯蚓补充。蟾蜍分泌抗病菌的蟾酥,有防治类疾病的作用。由于类、蟾蜍、蚯蚓完全是在模拟自然环境的生态养殖下,均是自由采食,因此生长很快。而且蟾蜍可循环不断地生产蟾酥、蟾衣,经济效益远远超过单养或单养蚯蚓数倍。浙江省有一个养场,应用该项技术后,当年全部收回投资,还盈余3万多元,他们的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