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8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454篇
工业经济   58篇
计划管理   547篇
经济学   961篇
综合类   406篇
运输经济   24篇
旅游经济   22篇
贸易经济   277篇
农业经济   170篇
经济概况   7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468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品牌扩展策略,是指企业利用其成功品牌名称的声誉来推出改良产品或新产品,企业采用这一策略,可以节省宣传新产品的促销费用,使新产品能迅速顺利地进入市场。但是,如果扩展的品牌已在市场上有较高的声誉,新产品也必须与其有同样良好的质量、服务等,否则不仅会影响新产品的销售,更重要的是会降低已有品牌的声誉。本文通过分析现今我国企业品牌扩展中的问题,试图找到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2.
从金融发展和经济基础两方面选择了FIR等指标,构建了评价中国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阀值法进行无量纲处理,利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对2004年中国31个省市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检验。认为,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明显,金融发展形如一右端被拉长的"橄榄球";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成"圆柱体"形分布;影响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是"经济短板";制约各省份金融发展的"短板"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3.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催生了中国-东盟沿海区域合作新路径。泛北部湾是泛珠三角对接东盟,进而融入全球经济的最便捷、最重要的海上通道。泛珠三角与泛北部湾合作对接的可行性在于地缘关系的紧密性、交通条件的通达性、资源禀赋的互补性、经济状况的层次性、产业结构的梯度性等特点。共谋合作,促进泛珠三角与泛北部湾的互动发展,就要共同建设海上通道,推进交通对接;共同优选重点领域,推进产业对接;共同打造服务平台,推进机制对接。  相似文献   
34.
基于能值分析的中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多是以环保为基础,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是一种静态的发展理论.通过动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的提出,认为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资源环境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3个组成部分,应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发展、资源发展和环境发展的基础上,把"重视环境保护"的静态发展观转变到"重视发展、环境保护为基础、发展是主题"的动态可持续发展观.并借助于能值分析理论,尝试探讨中国矿产资源的动态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研究体系,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5.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西移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对中部省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中部省份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全国性的经济技术转移、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要求等,使得中部省份有条件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西移过程中迅速崛起。中部省份必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选择培育经济发展极,调整与完善各项政策,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模式等,以实现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6.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理念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不仅会引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而且对法律尤其是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创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得亟待形成完整体系的经济法的发展获得了重要启示。通过将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进行比较,抓住两者的契合点,找出经济法原有理念的不足及其与科学发展观之要求存在的差距,填补和完善了现有的经济法理念,从而促进了经济法理念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7.
文章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体育旅游业的务件,对此提出了加快我国西部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8.
摘 要:本文将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统称为川渝毗邻地区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并以此为研究对象,通过泰尔L指数,测度示范区经济发展差异,随后运用哈肯模型、耦合协调和灰色关联度等方法进行协调度分析。研究发现,各示范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小,经济发展趋同,加剧示范区之间的竞争,削弱协同合作,抑制比较优势的发挥和提升;成渝“双核”对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示范区总体与成渝“双核”的差距仍然较大;在示范区协同发展中,经济金融活动发挥着主导作用,经济环境与金融支持协调发展趋势向好,金融支持对示范区协同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此,建议大力发展新型金融业态,为优势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支持环境;开辟特色金融“试验区”,引入特色金融活水,有针对性地加强各示范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金融支持,进一步提升比较优势,强化示范区与成渝“双核”的经济联系,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9.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综合实力伴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增强。但我国的极端气候事件趋多趋强,气候风险水平呈上升趋势,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金融作为经济运行的核心,在宏观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研究气候变化与经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极端气候事件损失体系和区域经济金融稳定性综合体系进行指数合成并构建面板模型探讨气候变化中气温和降水量因素的变动和极端气候事件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得出气候变化的物理风险通过极端气候事件对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有负面影响,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完善绿色金融市场和优化信息披露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0.
衰退产业中企业创新战略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衰退产业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产业形态。产业创新是衰退产业中企业的生存选择。衰退产业创新有三种基本战略,即进攻型创新战略、防御型创新战略和模仿与依赖型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