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40篇
经济学   118篇
综合类   33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8篇
贸易经济   13篇
农业经济   119篇
经济概况   4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堤垸是洞庭湖区最为重要的乡土景观类型,综合了 农业生产、水利调控和聚落建设。人们在湖区的淤洲上建设堤 垸来控制垸区的水位,以获得生活和生产空间;数百年的堤垸 开垦历史,使得洞庭湖区几乎每一寸土地都经过了设计,积累 了大量的水土整合经验。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将堤垸看作 一种空间结构和文化表达的结果,而不单纯是水利工程的产 物;通过系统分析和图解的方式,探索堤垸景观的空间设计法 则,推断和解读这类景观的发生机制和特征。首先,简要阐述 了洞庭湖区堤垸的围垦历史,理清了堤垸的发展脉络;其次,总 结了湖区堤垸的现状空间分布情况;再次,从水利、垸田和聚落 3个空间层,对不同空间层、不同尺度下的堤垸空间及其嵌套式 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解析;最后,总结出洞庭湖区的堤垸景观具有 堤垸的更新性、尺度的层级性、形态的整体性等相关特征。上述 分析可以使人们对洞庭湖区的堤垸景观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刻的 理解,并获得堤垸保护与转型的线索。  相似文献   
92.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tarted a take restoration project in Poyang Lake region 10 years ago, and the expost mOnitor of the migrants' livelihoods was limited,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composition difference of domestic income and domestic consumption between migration and non-migration villages in Poyang Lake reg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grants' domestic income has increased in the last 10 years, which originated from the tncreasing trend of active and extensive rural labor migration, while the resettlement has not influenced the domestic income significantly. The resettlement stimulates younger farmers to work.far away from home whose wages contribute nearly 80% of domestic income, The resettlement decreases their savings due to higher expenditure of daily life for those who work far away from home, and higher expenditure of food for those who stay at home, losing cultivated lands with irrigation system for vegetable.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crease of rural labor migration leads the migrants who stay at home to have access to more cultivated lands for rice and cotton, and the farmers also apply more fertilizer in the same cultivated land for more agriculture products. The resettlement makes most of migrants spend their savings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housing conditions due to not enough governmental financial support for new building. After the analysis, som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migrants' income and consumption are discussed. The paper may contritbute to the building of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相似文献   
93.
闻名天下的杭州西湖,在民国时期曾一度被作为放生池。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江浙地区高僧和士绅们结成的信仰群体的努力有密切关系。该群体在民初对于戒杀护生理念的提倡,使其逐步得到官方认同,这种认同使西湖1922年被浙江省政府定为放生池。在其后日益激烈的局势变动中,高僧和士绅群体多次化解改变西湖放生池地位的企图;甚至在北伐后,面对当时杭州市政府对西湖的强力改造,该群体亦能保持部分西湖的放生功用。高僧和名流士绅结合所带来的较强的资源动员能力,是该群体维护行为生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4.
本文全面描述了洞庭湖区发展水域农业的状况,认为水域农业在洞庭湖区实现了社会和生态、经济效益,并提出了原则性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95.
伴随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内部自然生态资源面临着严峻的现实状况.很多自然斑块消失殆尽,西流湖作为郑州曾经非常闻名的自然景观资源同样也遭受严重的破坏,甚至几乎消失.在生态系统如此脆弱的今天,自然资源对于城市的作用变得尤为珍贵.生态分析方法对西流湖现状环境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场地进行恢复和开发,更注重了景观规划的生态效益,为城市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具有借鉴性的可持续规划途径.  相似文献   
96.
西湖风景区水乐洞作为南宋临安众多山洞之首,从 古至今因声景而闻名。基于文献古籍阅读,梳理出水乐洞历 史变迁的过程及特点;探究其在不同身份(寺观园林、公共园 林、私家园林)的背景下,以“洗心”“洗耳”闻名的水乐洞 如何从名地发展到名胜之地;研究佛教思想、文人骚客、诗词 歌赋及西湖历史发展与水乐声景变迁的多重关系,为水乐洞现 状声景保护和修复、杭州西湖声景遗产的价值认知与宣传提供 基础依据,同时为中国古典园林声景保护和修复、现代园林声 景营造提供思路和引导。  相似文献   
97.
提升居民参与水平,加快支浜生态修复是改善湖滨带缓冲功能和太湖水环境治理的重要需求。对太湖竺山湾地区204户农村常住居民的调查发现:1)感觉2014年支浜水质比2004年"非常差"或"非常好"的居民比例大幅降低,表明太湖湖滨带水质恶化得到初步控制但总体改善不明显;2)80.88%的湖滨带农村常住居民对支浜生态修复工程具有支付意愿,其中62.4%愿意一次性支付,户均支付意愿163元,27.9%愿意按年支付,户均支付意愿136元/年,9.7%愿意按月支付,户均支付意愿24元/月;3)Logistic分析表明,受教育水平对湖滨带农村常住居民支浜生态修复工程支付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4)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太湖流域,农村水环境治理社会基础较好,生态建设资金有保障、工程运行监管等政策设计中应重视并充分发挥当地常住居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试论环鄱阳湖旅游成长三角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淑华 《商业研究》2006,(14):165-168
区域旅游合作成为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呈现出多种合作模式,其中旅游成长三角就是新经济下的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围绕着环潘阳湖地区构建庐景龙旅游成长三角模式的区域协作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促进环鄱阳湖旅游成长三角的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制定实施环鄱阳湖旅游成长三角的旅游网络化、旅游产品特色化和发展环鄱阳湖城市群等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9.
生态旅游商品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鄱阳湖生态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开发优势条件,认为鄱阳湖生态旅游商品开发类型应包含纪念品系列、区域文化生态旅游商品系列、土特产品系列和深度开发生态旅游商品系列,提出了明确发展目标、实施品牌战略、加大生态旅游商品设计开发力度、营造良好旅游购物环境、搞好生态旅游商品的宣传促销工作以及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00.
黄建武  陆胤昊 《价值工程》2010,29(20):221-222
洞庭湖的演变,是自然与人类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了洞庭湖的形成及历史演变过程,据其受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从全新世开始,把洞庭湖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近1万年以来至约200年前、近200年至建国前、建国以来。在分析荆北荆南地质演变规律以及江湖关系和泥沙冲淤的基础上,将荆江与洞庭湖看做一个完整的系统加以分析,并将影响系统的各因子进行分类:地质构造、江湖关系与水沙冲於、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得出了近阶段小时间尺度内洞庭湖的演变是受人类活动影响为主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