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63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353篇
财政金融   761篇
工业经济   499篇
计划管理   1969篇
经济学   3514篇
综合类   2453篇
运输经济   73篇
旅游经济   198篇
贸易经济   1562篇
农业经济   1114篇
经济概况   2291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337篇
  2020年   381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317篇
  2015年   332篇
  2014年   671篇
  2013年   853篇
  2012年   1008篇
  2011年   1362篇
  2010年   1056篇
  2009年   898篇
  2008年   1106篇
  2007年   1048篇
  2006年   1061篇
  2005年   771篇
  2004年   551篇
  2003年   418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89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81.
本文在解析知识经济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经济对我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我国实施知识发展战略,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必要性和具体途径,最后从增强吸收知识、获取知识、交流知识能力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2.
王远  杨晓庄 《物流科技》2006,29(6):169-171
本文论述了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及对房地产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并立足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动房地产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3.
赵伟 《价值工程》2007,26(8):14-16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约束,对外贸易中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尤其是绿色壁垒。鉴于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情况和循环经济的大环境,我国要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循环经济战略。  相似文献   
84.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bates surrounding whether or not we have now moved into a new knowledge economy and/or knowledge society and if so whether this shift is as significant and as far reaching a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is possible transformation the place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has been crucial. Debate has occurred across both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with differing emphases as is shown in the ranges of definitions that we review in the paper. One consistent factor is the lack of clarity and consistency between them both within and across the discipline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ssues that the debates raises in a more grounded way, the paper explores them in relation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and the intellectual commons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aper is developed through an analysis first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role within this of uncertainty, technologies, complementarities and elective affinities and the way IP was protected and controlled through patents, secrecy, being first to the market and copyright.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examines definitions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the role within these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order to explore whether the ways that IP is protected and controlled have changed. In the debate about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role of innovation via human capital with a greater reliance on intellectual capabilities has been emphasized. The role of IP thus remains central but is now challenged by the rise of new forms of communication, which make its protection harder and move much of the concern with respect to regulation to a global rather than national and local level.  相似文献   
85.
财务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控制的核心是控制体系的设计。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采取不同的财务控制制度。文中将企业生命周期纳入财务控制体系设计中,从企业生命周期的新视角构建企业的财务控制体系,以期为我国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在构造财务控制体系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6.
我国港口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港口相关概念和发展历程开始,阐述了我国商贸港口发展面临的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以及如何及时抓住机遇,继续扩大区位优势,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培育产业集聚形态,促进港口经济繁荣,增强港口城市经济活力。  相似文献   
87.
SA8000与人本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深入探讨了SA8000的产生背景、思想本质及其科学性和局限性,通过与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比较分析,澄清了目前我国对SA8000的误解和偏见。同时进一步指出,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我国企业不仅应自觉满足SA8000的要求,而且应承担更广泛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8.
基于循环经济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循环经济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已被我国确定为今后经济的发展模式,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是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根本手段。提出了现代企业只有在商业模式上实现创新,才能创造产业产品的价值和效益。  相似文献   
89.
基于通道经济下的广西中心城市经济走廊构建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曾鹏  蒋团标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1):80-83,100
近年来广西建成的西南出海大通道,使大西南腹地和北部湾港口通过铁路、公路和航空网络形成了一个体系,但其体系功能并未充分发挥;充分利用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及政策优势,加快广西中心城市经济走廊和通道经济建设,加强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实现"西江经济走廊"和粤桂一体化,全面融入殊三角,是广西构建中心城市经济走廊和通道经济建设和实现以"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为目标的"四个广西"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0.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市场化程度的显著差异,表明了各地区经济改革推进上的差异,进而表现出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程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加剧了东、中、西部地区资金配置的不平衡,显现出金融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明显的不协调.应通过金融制度创新,形成与区域特色有机结合的金融制度体系,加大对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政策倾斜力度,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进而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