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50篇
财政金融   13篇
工业经济   24篇
计划管理   81篇
经济学   15篇
综合类   18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87篇
农业经济   15篇
经济概况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率期限结构的静态估计是验证动态模型以及进行动态变化分析的基础。本文介绍了三次样条法的基本模型结构,指出了传统三次样条法使用久期倒数作为估计误差权重的逻辑错误,并据此提出了"准久期"加权以及成交量排名加权的概念;通过对比多个样本时间点的估计结果,发现成交量排名加权方法无论在样本内的模型估计还是样本外模型预测方面均优于久期以及准久期倒数加权方法。  相似文献   
92.
针对在正丁烷法顺酐生产工艺反应工段操作参数优化过程中,存在耗时长、能耗高、装置波动大、优化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提出将正交实验法运用于反应器最佳操作条件的确定,以吐哈油田石油天然气化工厂顺酐装置2004-2006年间反应器操作参数统计数据为基础,论证了正交实验法用于化工生产中是一种快捷、科学、经济、高效的优化生产组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
传统的最小二乘(LS)类预失真算法运算量大,且不能跟踪功放的变化特性。推导了基于 递归最小二乘(RLS) 算法和间接学习型结构的自适应基带预失真算法,并仿真和分析了算法的性能,结果显示该 算法与传统的LS类预失真算法对系统功放非线性改善的效果相当。为了进一步验证算法的有 效性,设计和构建了具有预失真功能的短波发射系统。硬件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功放输 出的双音信号的三阶互调改善量达25 dB,所有互调分量均低于-53 dB。  相似文献   
94.
针对OFDM稀疏信道估计需要信道稀疏度作先验条件的不足,将正则化自适应匹配追踪(RAMP ) 用于信道重建,可在信道稀疏度未知的情况下,自适应地调整候选集原子的个数,并利用正 则化过程实现支撑集的二次筛选,逐步扩大支撑集,准确地估计出信道的冲激响应。仿真结 果表明,该方法收敛速度快,估计效果好,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信道编码是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低密度格码(Low Density Lattice Codes, L DLC)则是一种能高效译码且达到AWGN信道容量的新型编码技术,它兼具格码和低密度奇偶 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odes, LDPC)的特点。基于LDLC码编译码原理,给出了LDLC 码作为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应用于OFDM系统的方案,在MATLAB平台下仿真研究了LDLC-OFDM系 统 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性能,结果表明LDLC码很大程度地改善了OFDM系统的误码率性能, 且优于LDPC码。  相似文献   
96.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高性能的载波频偏盲估计 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载波频偏估计代价函数在一定区间内的单谷特性,采用黄金分割法搜 索载波频偏估计代价函数极值,从而大大降低其计算复杂度。最后对该方法和Tureli′s MU SIC-like(TML)载波频偏估计方法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和多径信道环境下进行了仿真,结 果表明, 在同等条件下该方法的计算复杂度大大低于TML载波频偏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97.
Karl Pearson in Russian Contexts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The confluence of 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 into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in the Russian Empire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1910–1917, of A.A. Chuprov and A.A. Markov was influenced by the writings of the English Biometric School, especially those of Karl Pearson. The appearance of the Russian-language exposition of Pearsonian ideas by E. E. Slutsky in 1912 was instrumental in this confluence. Slutsky's predecessors in such writings (Lakhtin, Orzhentskii, and Leontovich) were variously of mathematic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biological backgrounds. Work emanating from the interpolational nature of Pearson's system of frequency curves was continued subsequently through the work of Markov, Bernstein, Romanovsky, and Kravchuk (Krawtchouk), who laid a solid probabilistic foundation. The correlational nature in the interpolational early work of Chebyshev, and work of the English Biometric School in the guise of linear least-squares fitting exposited as the main component of Slutsky's book, was developed in population as well as sample context by Chuprov. He also championed the expectation operation in providing exact relations between sample and population moments, in direct interaction with Karl Pearson. Romanovsky emerges as the most adaptive and modern mathematical statistician.  相似文献   
98.
高温稳定性与疲劳性能为浇注式混凝土的薄弱环节。通过GMA浇注式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正交试验,参照港珠澳大桥中GMA所使用的配合比材料组成,在保证刘埃尔流动性相当的情况下,对其GMA中不同粗集料用量、ME用量、沥青含量、矿粉用量变化下的高温稳定性及疲劳性能的表现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沥青用量对GMA高温稳定性影响最显著,而矿粉用量对GMA疲劳性能影响最显著,同时以上两因素对GMA关键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表现出对立关系。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确定最佳GMA配合比,达到高温稳定性与疲劳性能的良好平衡,工程验证表明正交实验下GMA配合比优化设计使得浇注式桥面铺装性能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9.
本文根据前期牛轧糖的市场调研、消费者诉求及相关文献对传统牛轧糖的配方进行考察并优化制作工艺.以苦杏仁和甜杏仁为主要原料,以海藻糖代替部分白砂糖,研制一款兼具营养保健功能的低糖健康牛轧糖.为优化双杏低糖牛轧糖的制作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结合质构检测值为指标确定最优工艺配方(以总糖浆质量计).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0.
壳低聚糖、褐藻胶低聚糖、果胶低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研究3种低聚糖对抑菌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法对低聚糖浓度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如下结果:壳低聚糖浓度为0.4%、褐藻胶低聚糖为0.5%、果胶低聚糖为0.7%时,其抑菌率分别为85.5%、77.5%、82.4%。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低聚糖进行复配,得到最优组合:壳低聚糖0.2%,褐藻胶低聚糖0.3%,果胶低聚糖0.5%,其抑菌率达到95.2%±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