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8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52篇
财政金融   340篇
工业经济   87篇
计划管理   650篇
经济学   469篇
综合类   510篇
运输经济   28篇
旅游经济   76篇
贸易经济   395篇
农业经济   128篇
经济概况   38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As a result of Indonesia's decentralization program, local governments have gained significantly more responsibility for service delivery, considerably larger fiscal resources, and much greater authority over the use of those resources than before. The present paper develops a simple budget model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the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in pre‐ and post‐decentralization local government fiscal behavior related to spending, taxing and saving. During the post‐decentralization period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fiscal behavior of natural resource rich regions. Among other things, th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post‐decentralization local government spending is partly responsive to increasing needs and partly the subject of elite capture; local government taxation has become more aggressive under decentralization and appears to be mostly driven by local bureaucratic expectations related to routine overhead budgets; and the increased savings of local governments during the post‐decentralization period is determined to a large degree by delayed central government transfer payments.  相似文献   
22.
I.IntroductionDespite China’s impressive economic growth,its fiscal sustainability has increasinglybecome one of the most watched risk indicators facing the economy.Although China’sexplicit national debtto GDP ratio israther manageable by theOECD standard,at about20 percent of GDP,given its small share of tax revenue to GDP,currently at18.5percent ofGDP,this fiscalsystem may stumble upon major challenges in themedium to long term ifChina’slargecontingent fiscal liabilitiesare als…  相似文献   
23.
By means of a straightforward application of empirical process theory, we show that S-estimators of multivariate location and covariance are asymptotically equivalent to a sum of independent vector and matrix valued random elements respectively. This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proof of asymptotic normality of S-estimators and clearly explains the limiting covariance structure. It also leads to a relatively simple proof of asymptotic normality of the length of the shortest α-fraction.  相似文献   
24.
陈艳平  高娟 《价值工程》2004,23(5):97-99
文章从目前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现状出发,对国有商业银行、地方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三方面信贷支持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构建以地方金融机构为主体、国家政策性银行为补充、信用担保机构为辅助的贷款支持体系,以期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支持问题。  相似文献   
25.
陈伊菲  左生龙  孟翔峰 《物流技术》2005,(10):259-260,266
对传统的仓储拣选作业流程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基于无线技术的仓储拣选作业流程再造方案,并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再造后的拣选作业流程采用无线技术及其相关技术后的诸多优点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6.
从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入手,分析现阶段西部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相关制度创新可得出,西部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来自于自我的发展能力,而不是依靠不可持续的、外来的资源支持.实践表明,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基础设施、突破低水平发展的瓶颈等相关的制度创新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成熟,也可改善非市场机制的运行,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7.
学科梯队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的战略抓手,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保障,是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也是科技创新和学术攻关的客观需要。地方高校应大力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创新管理机制和体制,围绕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以重点学科为依托,加大学科(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引进,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  相似文献   
28.
中国地方保护主义问题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界定了地方保护主义的概念,描述了中国的地方保护主义出现、演变的过程,梳理了不同专家学者对该问题的不同观点,认为它的出现是中国转轨阶段的产物,主要是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导致了它的出现。  相似文献   
29.
和谐社会的建设客观上要求各地居民享有相对均等的公共服务水平,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主要是由以财政支出量为指标的财力差异决定的。我们测算了地方税收入各项目和转移支付体系各项目对地区间财政支出差异的相对贡献,以期为缩小地区财力差异和优化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2004年开始实施的旨在减轻中央政府退税负担的出口退税分税制,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诸如地方政府财政困难而无力承担退税义务、难以有效抑制地方政府的出口冲动和跨地区退税难以协调等问题。为保证出口退税分税制的顺利实施,就要平衡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建立健全政府信用体系,坚持增值税征收权利与退还义务相平衡的原则,同时还要保持政策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