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25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64篇
财政金融   4370篇
工业经济   1828篇
计划管理   6820篇
经济学   4793篇
综合类   1589篇
运输经济   613篇
旅游经济   52篇
贸易经济   5769篇
农业经济   2700篇
经济概况   756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03篇
邮电经济   220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409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467篇
  2020年   451篇
  2019年   395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432篇
  2016年   553篇
  2015年   1025篇
  2014年   2922篇
  2013年   2425篇
  2012年   2723篇
  2011年   3154篇
  2010年   2812篇
  2009年   2816篇
  2008年   2899篇
  2007年   2524篇
  2006年   2605篇
  2005年   2290篇
  2004年   1188篇
  2003年   948篇
  2002年   679篇
  2001年   619篇
  2000年   445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以积极心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奔腾不息的长江与辽阔的大海共同造就了这块神奇的土地——长江三角洲。在新世纪经济国际化和信息化大潮中,力求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的苏、浙、沪都把目光深情地注视着近邻,加强合作,协调发展,努力实现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平时的言谈交流中,我们也感到,在我省干部群众中有极少数人还心存一些疑虑,  相似文献   
112.
《江苏改革》2003,(5):25-25
扬州市拥有长江岸线81公里,其中深水岸线40.6公里,中深水岸线5.15公里,浅水岸线30.87公里。已开发利用岸线14.25公里,还有66公里的长江岸线可以利用,其中深水岸线30公里。改革开放以来,扬州逐步加大了沿江的开发利用,初步形成了“三横六纵”的公路网络和以扬州港为龙头,仪征港、江都港为两翼的港口群,年货物吞吐量近  相似文献   
113.
上海跨越2010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界带给中国的契机。眺过2010,上海期望能与北京,一南一北,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4.
随着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浪潮的高涨,中国大陆港澳台(以下简称四地)区域经济合作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引起国际关注.四地实质上的相互密切经贸关系为四地实现某种形式的区域经济集团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但由于四地特殊的政治关系,使得四地经济一体化进程充满坎坷,台湾与祖国大陆甚至至今尚未实现经贸关系正常化.面对因不能深化经济整合而无法产生的政治经济利益,诸多专家学者和爱国人士提出了各种变通或过渡性方案,其中有关推动"南中国海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方案是提得最多和最重要的.这类方案形式多样,虽然在区域划分和内容设定上有所不同,但其共同实质是一样的,即在南中国海地区选择一定范围的行政区划(例如:粤港、闽台、粤港澳、闽粤港澳台、闽粤琼港澳台等等),组成某种形式(以契约方式固定)的经济合作体,实行不同于整个国家的独立经贸政策.这种次区域经济合作构想在过去有较多的带有理想化色彩的设计和提法,但近年来被基本锁定在"自由贸易区"的范畴之内.这种构想的目的在于:1.深化区内产业分工和经济合作,加速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2.整合中国最具经济实力的地区,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亚洲区域经济合作;3.以次区域合作推动整个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达成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115.
116.
区域体制改革: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17.
中国的发展呼唤城市化.从中国的人口密度、发展速度,工业化,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国土利用效率等方面的要求考虑,中国城市化宜选择以大城市圈为中心的模式为主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8.
119.
关于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问题的探讨武兆瑞由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辽宁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问题学术研讨会,于8月9—12日在大连市碧海山在召开。来自全国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农业科研单位、高...  相似文献   
120.
新疆与中亚各国经济关系一体化探索●鲍敦全何伦志常永胜(新疆大学经济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46)1新疆沿边开放的依据与条件11新疆向西开放是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全球性的区域合作是当今世界趋势之一。从中国的立场看,世界区域合作大环境无法回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