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5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36篇
财政金融   947篇
工业经济   1011篇
计划管理   2242篇
经济学   1302篇
综合类   598篇
运输经济   194篇
旅游经济   12篇
贸易经济   1837篇
农业经济   846篇
经济概况   1124篇
信息产业经济   19篇
邮电经济   5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470篇
  2014年   876篇
  2013年   695篇
  2012年   764篇
  2011年   871篇
  2010年   779篇
  2009年   708篇
  2008年   675篇
  2007年   600篇
  2006年   418篇
  2005年   423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农业科技园区效益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劳动生产率、成本效果、资金利用效果等10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海南、哈尔滨和青岛等17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确定了影响园区效益的6大主成分,并对园区综合效益进行了排名。  相似文献   
92.
基于城市竞争力分析的城市定位——以青岛市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林琳  于伟  陈烈 《经济地理》2007,27(5):763-767
城市定位离不开区域条件的分析,但是区域分析不能仅局限于城市所在腹地,应根据需要在不同层次的区域进行综合比较。文章以青岛市为例,借助城市竞争力分析的框架,探讨了城市定位的定量化分析。根据地理学区域的思想,结合研究对象的行政地位和区位特点,从全国、东南沿海、山东省三种层次的区域分析了青岛市的城市地位和竞争力,指出了目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相对优势和不足,借此对青岛市进行了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93.
企业信用风险的主成分判别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梁琪 《财经研究》2003,29(5):52-57
本文在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典型判别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预测我国上市公司经营失败的主成分判别模型,并对我国沪深两市2000年至2002年间142家上市公司进行了经营失败预测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盈利指标、景气指标、资本市场指标和增长性指标等4个主成分最能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失败情况。模型方法和分析在企业内部风险控制、银行贷款信用评级和资本市场投资估价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转型时期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阐述转型时期中国区域技术创新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转型时期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要成分加权分析法对中国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4个侧面及总体进行了评价,着重分析了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综合因素,以为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适用途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5.
陈立欣 《经济问题》2007,(12):75-77
日本的企业虽然以其不同于欧美的模式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在20世纪末期的知识经济大潮中却增长乏力.成长期的王牌在新的环境里变成了桎梏.结合知识经济与日本企业的特点,认为制约其发展的弊端是主银行制、交叉持股、内部治理结构三个方面.同样的制度在不同环境背景下的不同意义,掌握其中不断变化的国情和不变的规则对我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6.
从交通、信息通讯、给水能源、文化卫生、环境基础设施五个方面构建了河南省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选取了2006年的有关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河南省各地级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试图揭示河南省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在全省区域内整体上呈现出北部区域要高于南部区域的空间格局,这种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格局反映了全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证实了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7.
《上海小企业》2005,(6):1-1
在上海从工商业中心城市向经济中心城市转变过程中,应该以服务型经济为主,更好地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服务,并始终把国家利益作为根本利益。成为经济中心的上海将是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结合。金融业积聚的是资金流,体现了服务业的价值,而物流业是商品流,体现了服务业的实物形式。上海应该成为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和物流各要素积聚并得到最好配置,从而辐射出最大服务作用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以信息化为基础,以金融、物流为重点,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突破口,以发展大型服务企业集团为龙头,提升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层次、规模与能级,尽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8.
基于PCA/FCM的企业信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企业信用评价问题的特点,文章分析了企业信用评价基本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企业信用评价是一类包括一系列独立变量的分类问题,将主成分分析与模糊理论引入信用评价中,构建基于PCA/FCM的企业信用评价模型,这使得模型更接近人们的思维方式、指标赋权更为客观。应用该模型及SPSS11.0、MATLAB7.0对所选企业研究显示:该模型非常有效和实用。  相似文献   
99.
科学地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或经济实力,不仅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也应有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在引入社会福利、居民生活质量等更为人性化的软性指标基础上,跳出“构建模型-选择指标-目标评价”这一传统模式,通过因子分析法在得出目标评价结果的同时,找出各项指标与主成分间的因果联系,进而构建评价体系,以期建立一套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判的科学方法,尤其是能针对湖北等中部地区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0.
生态位理论及其在生态经济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生态经济规划是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条件的关系,初步探讨了生态位理论在生态经济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