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08篇
工业经济   19篇
计划管理   122篇
经济学   37篇
综合类   15篇
贸易经济   131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处于龙头地位的房地产企业,大多已实现或者正在实现A+H股交叉上市的"双平台"战略。本文以绿地集团为例,以其控股盛高置地实现在香港上市以及正在借壳金丰投资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情况为分析对象,剖析房地产企业是如何通过A+H股搭建"双平台"战略以及实现"双平台"战略的模型。  相似文献   
512.
陈依敏 《山西农经》2020,(1):55-55,57
从圆通借壳上市的动因出发,分析了圆通选择大杨创世作为"壳公司"的原因,对后续我国民营快递企业上市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13.
借壳上市是企业兼并收购方式的一种,也是筹集资金的一种特殊方式。借壳上市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从狭义上讲,是指上市公司的控股母公司(集团公司,不过是非上市公司)借助己拥有控制权的上市公司(子公司),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将自己的资产、业务注入上市公司(子公司),  相似文献   
514.
借壳上市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曾经作为我国企业上市的一条捷径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主体逐渐变成了券商的借壳上市。本文主要在对一个成功的借壳上市的案例——万向集团的分析基础上,来探讨借壳上市存在的优点。并在最后分析借壳上市所存在的不足,并讨论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15.
PERFACE/前言 通过IPO直接上市,或是借(买)壳上市都是企业实现上市的渠道,为了规避IPO的高门槛,非上市公司可能选择绕道而行,通过购买上市公司的股权、实现间接上市.然而对于后者的会计处理,新会计准则并没有明确规定,各方在处理和理解上存在差异,财政部会计司于2009年3月13日就此问题出台了相关规定,以此为根据本文对股权购买间接上市的类型、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近年来,国内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其融资需求也日益高涨.由于目前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的局限,民营企业的融资活动受到诸多制约,难以满足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的需要.为此,许多民营企业通过多种途径,纷纷开辟新径间接上市.而这些企业在间接上市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也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难题.由于会计准则中未有详细的处理方法,企业对股权购买间接上市的财务处理较为混乱.  相似文献   
516.
517.
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及时获得所需资金,通过上市筹集资金成为许多企业的选择。企业能否成功上市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研究多从企业自身寻找原因,而忽略了不少重要的外部因素。拉卡拉公司筹备上市的时间较长,根据自身情况先后选择了境外上市、借壳上市和A股上市三种上市途径,在每次筹备上市的过程中国家政策的变动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分析了拉卡拉公司的上市途径,对其他企业选择恰当的上市途径并考虑政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18.
非上市公司购买上市公司股权实现间接上市.我国经济界通称为“借壳上市”。借壳上市的会计处理.新旧会计准则均未作规范,但财政部会计司曾就间接上市的会计处理作出过相应的规范,其实际规范的内容就是借壳上市的会计处理。现以该规范为依据,结合我国新的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探讨借壳上市构成反向购买及不构成反向购买的具体会...  相似文献   
519.
520.
吕佳良 《江苏商论》2023,(5):107-110
在资本市场中,借壳逐渐成为公司选择上市的方式。本文聚焦借壳上市中的业绩承诺与盈余管理,以美年健康为例,研究公司业绩承诺期间盈余管理的具体措施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业绩承诺期间,美年健康利用合并财务报表、关联交易、少计提坏账准备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承诺期后,美年健康产生巨额负债、巨额商誉损害,业绩变脸,盈利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