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3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5篇
财政金融   5623篇
工业经济   1794篇
计划管理   7986篇
经济学   3278篇
综合类   1050篇
运输经济   464篇
旅游经济   28篇
贸易经济   6040篇
农业经济   1545篇
经济概况   561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27篇
邮电经济   339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561篇
  2022年   468篇
  2021年   685篇
  2020年   877篇
  2019年   810篇
  2018年   375篇
  2017年   636篇
  2016年   688篇
  2015年   1214篇
  2014年   2771篇
  2013年   2509篇
  2012年   2667篇
  2011年   2570篇
  2010年   2112篇
  2009年   2003篇
  2008年   2440篇
  2007年   1942篇
  2006年   2328篇
  2005年   2165篇
  2004年   1377篇
  2003年   1149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内部控制已逐渐为经营所重视,加强内部控制成为国有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在竞争中取胜的前提条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逐渐成为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而在健全制度的同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更是当前加强国有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也是关系到国有资产的保全及增值的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133.
《广东质量》2003,(11):80-80
20世纪90年代,“贵酒”、“川酒”等纷纷挺进广东,对广东的米酒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百年老字号企业——佛山市太吉酒厂有限公司面对这些冲击,却交出了很好的答卷。  相似文献   
134.
《浙江经济》2003,(21):18-19
在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突破性的发展。在理论创新上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近来,经济界专家学者纷纷指出,这些理论上的新突破。必将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  相似文献   
135.
任蕾 《发展》2003,(10):44-45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为应对这种挑战,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同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和提升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勇于吸收外来文化,经过不断筛选和融化,使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愈益丰富发展。当前…  相似文献   
136.
137.
本栏目上期载文介绍了杭州电信全面推行预算管理的经验,引起有关人士的关注。本期又选编了一篇有关文章。作者结合深圳电信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进一步从理论上对全面预算管理在电信企业中的运用作了阐述,供参阅。  相似文献   
138.
近年来,我旗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实现“两个提高”统揽全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使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由“九五”初的62:16:22调整至现在的37:31:32。2001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53亿元,年平均递增减产不减收,人民生产生活得到继续改善。我旗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39.
140.
供给主导型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增大有效供给理应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点选择。中国目前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现象只是问题的表象,而问题的实质却是无效供给过剩,有效供给不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重视突破供给瓶颈,采取相应的突破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