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25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66篇
经济学   50篇
综合类   60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62篇
农业经济   15篇
经济概况   7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行政村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表现的最基本的农村社区单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各种治理政策措施都在达一最基本的社区单元得到反应和检验。这些反应和检验真实地折射各种治理政策措施执行的效果及其政府行为绩效。本文以安乐村调查为基础,运用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观察、分析“三农”问题,研究宏观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消除城乡二元分割管治弊政,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02.
完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的总体构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政府投资管理的价值取向和体制目标 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是政府公共行政存在必要性和合法性的核心理由。政府投资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较强的外部性,使公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不可能象对竞争性产品需求那样,可以通过市场自由选择,而只能主要通过政府有组织的供给方式才能得到满足,需要政府投资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3.
基于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组织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模式、提出在政府信息化要求下,中国公共行政组织的新模式,其中包括:公共行政组织结构的精干化、扁平化、弹性化、网络化和虚拟化。  相似文献   
104.
目前。国内学者多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企业家政府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作为政府再造以及职能设置的理论依托.但是这二者又存在一定的抵触。针对我国后税费时代乡镇政府职能设置的现状,从多元公共行政观的视角出发,从政治、管理和法律这三个领域来重塑乡镇政府职能,目的是把我国的乡镇政府打造为兼具“小而能”特征的有效政府。  相似文献   
105.
美国生态行政理论的形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生态研究是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一种重要的行政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流派.它以行政制度及其行为与外在环境间相互影响关系为研究对象,试图藉此以系统理解和说明特定行政制度及其行为,进而促成公共行政与环境间动态平衡发展关系的实现.它是美国相关行政学者以生态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作为理论基础,结合自身经验研究所得,并经过不断探索和修正而逐渐建立起来,有着独特研究目标与分析框架的一套行政学理论体系.作为一个重要理论流派和分支学科,行政生态研究是转型时期新的社会实践要求与新兴社会学理论及方法相结合的理论产物.因此,它对于正处于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应该有相当的理论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6.
张勤芬 《财政研究资料》2006,(22):F0003-F0004
一、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的基本特点 (一)政府绩效评估的一般概念 政府绩效评估(Governmen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作为公共行政的一项有效的管理工具,在当今世界各国广受关注。现代政府以向公民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宗旨,以提高政府绩效为目标,政府绩效评估就是运用一系列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来反映政府行为的成绩和效益是否遵从其服务宗旨。从框架组成来说,政府绩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7.
激励问题一直是公共行政研究中的热点也是难点问题之一,本文一改以往从管理学角度研究公共行政激励问题的视角,另辟蹊径,以经济学中的激励理论出发来研究这一公共行政传统问题.文章首先对激励理论的发展和内容作出了概述,着重说明了两种激励机制的设计,并通过对公共行政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的论述,提出了相应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8.
宋钟亮 《企业导报》2001,(10):58-59
<正> 所谓电子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如电话、网络、公用电脑站等),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构建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而政府信息化被公认为社会信息化的基础。电子政府作为政府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将对现有的公共行政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行政法与公共行政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行政法以正义为首要价值追求,要求的是公正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而公共行政以效率为首要价值目标,要求的是适应性和灵活性。在传统的"命令-服从"行政管理模式下,行政法成为了行政的附庸,公共管理的目标往往掩盖了行政法的价值,行政法与公共行政的相互游离、相互背反的对立面被扩大了。治理现代化的兴起为二者关系的转变提供了社会动因。治理意味着政府将更多地通过与私方合作的方式完成公共任务,行政法必须从结构、方法、思维诸多方面进行回应,从而建立二者的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10.
自由裁量现已成为行政工作的主要工作状态之一,无论是严格执行还是合理程度上的自由裁量,它们之间的选择都应有一个共同认可的依据,且不仅在法律制度上做到有法必依,而且在公共行政的精神方面,也应进行对照和深刻反思.公共行政应当具有公共性、责任性、公正性和民主性几个方面的内在精神,其是公共行政与生俱来的合法性所在.政策执行者要运用自由裁量这把双刃剑,秉持公共行政的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