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49篇
工业经济   87篇
计划管理   587篇
经济学   423篇
综合类   121篇
运输经济   35篇
旅游经济   29篇
贸易经济   496篇
农业经济   172篇
经济概况   666篇
信息产业经济   21篇
邮电经济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本文对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指标、不良贷款率指标及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指标等进行纵向比较,发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进步和发展,并分析其得以发展的原因。同时通过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比较,得出其经营绩效低下的结论,并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必将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42.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长效机制构建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武康 《经济论坛》2007,(20):136-138
为了进一步培育农村消费市场,改善农场消费环境,规范农村流通秩序,营造安全消费,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推动农村现代物流业发展,为农业生产和生活服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商务部推出"万村千乡"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工程(本文以下均简称"市场工程").  相似文献   
43.
“股权继承”问题的两个“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仓事件发生后,中国民企的“股权继承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最近,本刊就此对部分“中国民营500强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数据中的两个“0”颇为耐人寻味 第一个“0”出现在“您是否已对自己在公司中的股权继承问题预作安排”  相似文献   
44.
几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企业现代制度建设和技术创新,使我省民营科技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批具有优势的高技术主导产业正在形成。2003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总数已超过1200家,技工贸总收入4000多亿元;全省1346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占95%以上。  相似文献   
45.
王健君 《数据》2005,(4):42-43
能源目前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石油需求的高速增长,一方面使国内经济运行绷的越来越紧,另一方面形成"中国因素"造成国际油价快速攀升.  相似文献   
46.
确认"三产"贵在宏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理论持物质生产观点,实际部门也推行物质生产的国民核算制度MPS。1992年8月经国务正式批准,建立了我国包括第三产业在内的新国内民核算制度。现已10年过去,但理论界不少人仍持怀疑态度。考其原因有多个原因。但其中重要一点在于认识方法论,过去习惯从企业、从微观看问题,而要确认三次产业,贵在从宏观着眼,作宏观思考。  相似文献   
47.
一、前言 正确认识和评价外贸、外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对一个地区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首先,外贸、外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直接体现在经济增长上.其次,外贸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更重要地体现在发展的质量上.  相似文献   
48.
众所周知,经济增长与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无论从各国经济发展史的历史经验还是发展趋势来看,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发展人的技能和知识,就不能发展任何别的东西.正如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所说:"在知识经济里,人才是创造财富的最缺少和最珍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兴和县财政局在工作中积极坚持一手抓改革完善管理体制,一手大力强化激励措施,逐步走出了一条下放财权压力,围绕体制给动力,收支挂钩逼子出门.促其自立的县、乡财政建设的新路子。到1994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469万元,比1980年增长6倍多。其中全县乡镇财政收入到1994年这到925万元,比1986年增加782.9石元.增长6倍多。乡镇财政收入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1986年的25.2%,提高到1994年的63%.  相似文献   
50.
李正权 《上海质量》2004,(11):58-60
我们知道,任何产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产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产品的生产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反映到产品上,除了产品的外观、包装等外部形态外,最主要的就是产品的质量。一个城市要“以质取胜”,市民没有较强的质量意识肯定不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自始至终都制约着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