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6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87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13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9篇
农业经济   10篇
经济概况   18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刚刚看了一处房子,可开发商让我先交2万元“定金”,可我听朋友说该项目一期已经入住的业主正在和开发商闹纠纷,万一我不买,此“定金”很难要回,是这样吗? 律师解析: 落定后 定金还拿得回吗 若是购房者和开发商都有了成交的意向,开发商一般要求购房者先付订金。而有很多的购房者则会认为,一  相似文献   
12.
《董事会》2011,(6):22-22
厦门瀚盛游艇公司的销售员Lam只花了90分钟就完成了他的第一笔豪华游艇销售:从客户登上62英尺高,价值1300万元(200万美金)的船到通知银行支付35%的定金。"我甚至没拿到他的名片。"Lam惊讶地表示,"他只给了我手机号码,通知了银行付了定金"。  相似文献   
13.
日前,金价再次出现小幅波动,市场上“反弹”之声渐起,到底什么是最终决定金价上扬下挫的终极砝码呢?本期记者对话业内众多人士,为读者解读金价背后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4.
侯丽艳 《经济论坛》2002,(21):38-38,33
□侯丽艳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依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双方当事人的约定,由一方当事人预先向对方给付的一定数量的货币或者其他替代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的定金类别有立约定金、成约定金、证约定金、解约定金、违约定金等多种形式,其中违约定金定金中一个最基本的形式,属于法定的定金形式,也是司法实践中采用最广泛的定金形式。违约定金是指以定金的放弃或者双倍返还作为违反合同的补救方法而约定的定金。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若为给付定金的一方,无权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和其他企业一样,决定金融企业存在价值和发展前途的是社会有效需求。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质在于不断调整以保持业务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动态均衡。这些年我行房贷业务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在政策、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我们及时审视经营策略,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以保持我行在该项业务领域的长期主导地位,并力争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7.
1950—1980年代我国在推行农副产品统购政策时,实行了农副产品预购定金制度。农副产品预购定金制度是一种商业信用制度,它发端于1949年末推出的棉花预购定金制度,"一五"时期得到完善,20世纪80年代末基本结束。农副产品预购定金制度给农民带来先用钱后卖农产品的实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副产品统购制度所造成的政府与农民的紧张关系,是农副产品统购制度得以推行的"润滑剂"。农副产品预购定金是农村经济组织筹集生产资金的重要来源,成为财政投入与银行信贷投入之外国家向农村经济注入生产资金的第三条主渠道。农副产品预购定金制度对满足农民及农村经济组织的资金需求,促进国家急需的农副产品的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农副产品预购定金制度也存在运行成本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契约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实现控制权的分散、由单边控制向双边和多边控制的过度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控制权配置方式.预收预付款(定金)作为购销契约中约束买方的一种有效机制,只要合理的设计其数量,也能对卖方形成约束,实现买卖双方剩余控制权的均衡.  相似文献   
19.
在契约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实现控制权的分散、由单边控制向双边和多边控制的过度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控制权配置方式。预收预付款(定金)作为购销契约中约束买方的一种有效机制,只要合理的设计其数量,也能对卖方形成约束,实现买卖双方剩余控制权的均衡。  相似文献   
20.
林清城 《楼市》2013,(Z1):96-97
在房价上涨的行情下,卖方很容易将房屋一房二卖。有些卖家只是退还定金,不做任何的赔偿;有些卖家即使双倍返还定金,再出售房屋所获得的差价利益仍然要比双倍返还的定金多,卖方情愿违约,无论如何都要把房子卖到高价。遭遇到此种情形,买方应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