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135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31篇
经济学   114篇
综合类   42篇
贸易经济   98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9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导致流入到中国的资本越来越少人民币变得越来越灵活。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关于中国增长的言论,人民币只能往一个方向变动的概念正在被否定。人民币的高灵活性对中国是有利的,但短期对中国大的贸易伙伴来说,影响却是复杂的。鉴于经济增长放缓和即将到来的领导权过渡,中国政府将很有可能保持人民币对美元的稳定。人民币升值会伤害出口增长,因此目前人民币的  相似文献   
112.
低估的汇率水平为我国扭转出口下降局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这也为日后种下了通胀的种子。在加息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我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本币升值以抵御日益增大的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113.
加息的误区     
我以为现在盛行的加息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热钱涌入的观点是一个误区。没有数据证明中国的紧缩政策会导致热钱涌入。中国明确的热钱涌入只有2007年四季度到2008年上半年那一段。那是由于2007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  相似文献   
114.
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有效汇率和实际汇率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具有内部支持点。  相似文献   
115.
由于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结构、国际化程度以及生产力提升速度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人民币实际汇率是动态演变的。而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二)使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其他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如果名义汇率稳定,则要靠通货膨胀率来疏通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然而价格的被动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会扭曲资源的配置,对经济结构调整构成天然障碍。因此,我们认为合理的选择也许是允许人民币汇率充分浮动。  相似文献   
1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倾销这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贸易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从被反倾销国家角度看,中国遭受反倾销起诉的数量受到出口量、汇率变动、被反倾销国之外世界其他国家GDP增长速度三个因素的影响。本文根据1995年-2011年间对华发起反倾销数最多的1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上述三个因素以及中国加入WTO这一制度因素对中国遭受反倾销起诉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7.
《商》2013,(23)
基于2003第一季度数据-2013年第一季度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对净出口的影响并得到:短期内汇率传导机制对产出的影响小,通过协整分析得到实际汇率,货币供给量,产出,净出口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18.
要从根本上改变时而通胀、时而通缩的局面,则既要改革货币发行机制,也要改革汇率制度。受到全球制造业泡沫破裂,美国制造业回流等实际因素的影响,作为承接全球化低端制造业的国家,中国的工业化和人口结构都处于比较不利阶段,未来两三年内,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压力巨大。未来人民币汇率可能持续贬值,才能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均衡汇率水平。这个调整过程的特点是,人民币对外贬值,同时对内升值,即名义汇率进入下降通道,而同时国内出现通货紧缩。这种局面正好与过去几年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立。  相似文献   
119.
为了从人民币汇率角度研究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成因,文章对2005年7月以来的人民币名义、实际汇率和外汇储备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20.
长期而言,生产率几乎意味着一切。那么,近三十多年的全球经济失衡与世界各国生产率变化有关吗?为此,本文立足生产率视角,基于一个由18个OECD国家1970~2010年度面板数据组成的数据样本,利用PVAR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生产率冲击对经常项目失衡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生产率对经常项目造成正向影响的一个重要传导机制是,生产率的变化导致实际汇率贬值进而改善经常项目。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生产率冲击是解释一个国家经常项目变动的关键变量。稳健性分析结果表明,冲击效应的大小、持久性与国家的开放度以及该国经常项目失衡方向有关,相对而言,开放经济体中的冲击效应更大,逆差国家的冲击效应更大。本文研究对认识全球经济失衡的产生根源、发生机理以及纠正全球经济失衡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