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00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55篇
财政金融   6892篇
工业经济   667篇
计划管理   3226篇
经济学   2701篇
综合类   1226篇
运输经济   134篇
旅游经济   13篇
贸易经济   4293篇
农业经济   503篇
经济概况   2145篇
信息产业经济   7篇
邮电经济   62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99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340篇
  2016年   432篇
  2015年   617篇
  2014年   1351篇
  2013年   1183篇
  2012年   1607篇
  2011年   1788篇
  2010年   1440篇
  2009年   1604篇
  2008年   1680篇
  2007年   1275篇
  2006年   1139篇
  2005年   1217篇
  2004年   1035篇
  2003年   994篇
  2002年   674篇
  2001年   533篇
  2000年   398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马克思人力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理论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也蕴涵着丰富的人力思想。本主要在人力的内涵、人力的形成、人力流动和人力定价等方面对马克思的人力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2.
<正> 产权交易是对产权这一特殊商品进行的交易,因此在交易中应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产权交易价格是产权交易能否成交的关键,也是交易中最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毫无疑问,交易的价格应该是公平合理的,是交易双方都能接受的。合理的交易价格应该以经资产评估确认的企业净资产值为基础,并考虑交易双方的利益及其他影响因素来确定。就是说对产  相似文献   
83.
上海必须重新构建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这已成为上下普遍一致的共识,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地方政府和金融界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国际金融中心的构建是一个主观意志与客观条件相统一的、极其庞大复杂的工程.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不但要具备国际货币交易的功能,还必须在金融体系发达的基础上具备全面展开国际间资本的借贷、外汇买卖、国际商品的流通及债券的发行等功能,并与其它国际金融市场接轨。  相似文献   
84.
85.
众所周知,利用转让定价手段在公司集团内部转移利润,使公司集团的利润尽可能多地在低税国或避税地关联企业中实现,这是跨国公司最常用的一种国际避税手段。本拟就转让定价在国际避税领域中的运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6.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证卷市场的发展,已有了相当的规模。从1981年发行第一期国库券开始,到1990年底,全国1年及1年以上的中长期债券发行额已达1711.44亿元。  相似文献   
87.
物品类邮递业务是在信件业务基础上的拓展,不属于邮政的专营业务,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物品类邮递业务的服务水平和业务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物品类邮递业务现行的相对单一的计费标准和价格体系已不能与不断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内容相匹配,从而无法充分发挥资费(价格)作为市场经济杠杆的重要作用。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邮政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制定灵活的资费体系,及时调整业务资费,是物品类邮递业务发展中必须认真研究并尽快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积极对应…  相似文献   
88.
89.
90.
我国目前保险资金运用效果不太理想,保险资金在国家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中应有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如何衡量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在谈到保险资金运用时,理论界几乎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在保险资金的投资走向以及在具体的投资项目中,应当坚持“三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基于保险业自身的性质,基于保护被保险人正当权益这一根本出发点,这“三性”中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就处于首要的需予以特别考虑的位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并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它资金运用形式…….根据这一条款,保险资金运用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上就被是符合安全性原则的,那么这是否在真正意义上保证了保险资金的安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