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67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96篇
财政金融   1705篇
工业经济   368篇
计划管理   2832篇
经济学   2605篇
综合类   1286篇
运输经济   69篇
旅游经济   44篇
贸易经济   2840篇
农业经济   811篇
经济概况   1743篇
信息产业经济   6篇
邮电经济   15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399篇
  2015年   531篇
  2014年   1010篇
  2013年   873篇
  2012年   1024篇
  2011年   1106篇
  2010年   1182篇
  2009年   1107篇
  2008年   1312篇
  2007年   1136篇
  2006年   686篇
  2005年   521篇
  2004年   330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合理审视各省市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地区差异与驱动因素对制定数字经济政策、促进地区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3-2019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法与面板Tobit模型,探究各省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一是从全局上看,虽然全国数字经济水平在稳步上升,但是存在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地区间"数字鸿沟"现象明显等问题.二是各区域差异上,东部-中部和东部-西部的数字经济水平差异都在稳步下降,只有中部-西部二者间差异呈现波动式增长态势.差异贡献率上,区域间差异主导全国数字经济水平差异变化,但其影响力在变弱.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差异对全国差异影响较小,但其影响力有扩大趋势.三是从驱动因素上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知识产权保护、人力资本和科技发展均能显著促进数字经济水平发展,政府干预则会抑制数字经济发展.其中,科技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经济发展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2.
143.
浅析标准成本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ERP系统等先进管理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标准成本制度来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成本。本文首先介绍了标准成本制度和标准成本,接着分析了标准成本管理程序。最后强调了标准成本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并指出了财务部门在标准成本管理中的责任。从标准成本管理角度分析了企业如何进行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144.
陈卫东 《时代经贸》2006,4(11):123-123,125
会计作为一门商业语言,是经济管理中运用的重要工具,有其技术性,也有其社会性,始终带着国家,社会的标签。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的会计准则需要与国际接轨。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本国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到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大潮中。本文将从会计理论的角度来看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相似文献   
145.
广东省八十年代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改变了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内陆策略,开始了以“效益”为主导的沿海发展方针。按照“先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富起来”的思路,中央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井建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4个经济特区。随后,中央又决定再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1985年,又将长江、珠江和闽南厦漳泉三角洲地区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在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有重点、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局面和梯级发展…  相似文献   
146.
王跃堂  张莉  赵子夜 《财经研究》2004,30(12):66-77,90
会计准则国际化是否应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学术界争议颇大,监管机构也对此存在分歧.那么会计准则国际化是否就能产生会计实务的可比,而背离国际会计准则是否就一定会导致会计实务的不可比呢?文章利用《企业会计制度》出台的改革政策既有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的,也有背离的情况,运用中国资本市场AB股公司境内外审计利润的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的改革政策执行当年并未消除实质性差异,而与国际会计准则背离的改革政策也并未产生实质性差异,由此证实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并不能保证会计实务的可比,考虑经济环境的改革举措并不一定妨碍会计实务的国际化.研究进一步发现审计是影响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效应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7.
地区专业化的度量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在封闭经济假设和地区间需求结构一致假设下,本文构造了地区专业化的度量指标——地区专业化系数;这一度量指标更具一般性,产业结构差异系数、空间分布差异系数、绝对利差及行业分工指数等指标只是作为它的特例而存在。在讨论地区专业化问题时,如果忽略地区的(或行业的)相对规模因素,除了犯有逻辑推理错误外,在实践中还存在着可能得出错误判断的倾向。本文发现:中国工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如果忽略地区的(或行业的)相对规模因素来讨论中国工业的地区专业化问题,则会高估中国工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8.
关于所得税会计中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霞 《财经研究》2003,29(5):76-80
税法与财务会计由于各自目的不同,两者很难或也没有必要做到完全统一。本文从会计角度,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2号要求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具体分析其理论基础、暂时性差异和递延税款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文章认为,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和世界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国家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是提供可比的和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必要前提。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财务报表中对暂时性差异和递延税款进行双重表达的方式上看,它能使报表使用者更容易获得因暂时性差异对企业长短期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影响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9.
衍生金融工具作为金融创新的核心,在规避风险、带来收益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如何正确地提供相关会计信息,成为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研究的焦点。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一些金融市场发育比较成熟的国家陆陆续续地制定出一些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的会计准则,这些准则在内容、形式和制定思路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对我国开展相关的会计准则制定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0.
吴军 《经济师》2002,(4):184-185
文章分析了变更后的企业会计制度更完善、更注重质量等优势和特色 ,比较了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指出了我国会计制度应当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