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38篇
  免费   568篇
  国内免费   247篇
财政金融   9231篇
工业经济   2890篇
计划管理   13223篇
经济学   9733篇
综合类   5149篇
运输经济   654篇
旅游经济   62篇
贸易经济   10265篇
农业经济   2642篇
经济概况   7023篇
信息产业经济   90篇
邮电经济   191篇
  2024年   263篇
  2023年   872篇
  2022年   695篇
  2021年   1053篇
  2020年   1077篇
  2019年   1310篇
  2018年   476篇
  2017年   1066篇
  2016年   1294篇
  2015年   2016篇
  2014年   4077篇
  2013年   3492篇
  2012年   4033篇
  2011年   4280篇
  2010年   4256篇
  2009年   4099篇
  2008年   4387篇
  2007年   3969篇
  2006年   3072篇
  2005年   3375篇
  2004年   2337篇
  2003年   2586篇
  2002年   2090篇
  2001年   1661篇
  2000年   1337篇
  1999年   486篇
  1998年   329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192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在2002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李金华审计长强调,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努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他指出:“在违纪问题的处理上,都必须善于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认真进行研究思考,做出最科学、最有效的选择。”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进行审计处理处罚,是《审计法》赋予各级审计机关的职责和权力。对违反规定的经济行为,正确地实施审计处理和处罚,在严肃财经纪律,维护经济秩序,防范审计风险,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三项基本原则、本文将从盈利性角度出发,运用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的技术方法,结合笔者对银行业务特点和规律的认识,通过对临界点和不同目标下的相关问题的求解,对影响银行盈利的各项确定和不确定因素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判断,以期对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活动的各项决策以启示。  相似文献   
993.
一、内部审计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是实施有效内部审计的保障 《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执行主管应该有效管理内部审计部门,保证内部审计部门为组织增值。”《具体准则》第五条也规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之一是审计活动能够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增加组织的价值。”内部审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功能,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完善为组织实现增值服务的本质功能。  相似文献   
994.
法律至上原则的提及源于17世纪英国的一次"星期日上午会议".这次会议被认为确立了法律至上原则,其基本观念是指国王及其所有代理机关都必须依照法律原则,而不能依照武断的意志行事,更不得以任性代替理性不依事实行事.发展到今天,我们一般理解法律至上是指在所有社会规范中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效力,政府和组织及个人的行为要符合法律要求.  相似文献   
995.
遵循稳健性原则是财务会计界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业务长期以来形成的惯例,至今仍影响着会计中资产的计价和收益的确定,是对会计指导思想或观念的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活动的不稳定性是稳健性原则产生的基本前提。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那种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相似文献   
996.
中华民族一向重视诚实信用这一伦理标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一个道德信条."童叟无欺"、"缺一罚十"、"买卖公平"更是路人皆知的商业惯例.到了现代社会,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将诚实信用原则规定为民商法的一条基本原则.<合同法>第六条就明确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遂成为企业经营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997.
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是任何社会部追求的两大目标,而在个人收入分配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进行效率与公平的选择,这是长期困扰经济学界的一个难题。在我国,随着改革的推进,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也日趋扩大。虽然,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与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分配两极分化因所有制的差异而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但是,它也将带来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因此效率与公平问题日益引起理论界和决策者们的关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生产力需要“效率优先”,实现共同富裕要求“兼顾公平”。在个人收入分配上,效率与公平的结合点在哪里?二者如何有机结合,发挥作用?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9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普遍增多,由此而产生的坏账已呈明显增长趋势。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如果管理不善,不仅会降低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而且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企业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其实质就是潜在的坏账“黑洞”。因此,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防范或减少企业坏账,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9.
在讨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时,人们往往把公平作为效率的对立物来看待。实际上,公平主要是指机会的均等,它不应成为效率的对立物;不平等主要是指结果存在差别,必须把公平与平等加以区分。机会公平与在一定范围内的结果不平等都是有利于提高效率的。机会不公平会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机会公平则有利于消除结果不平等,但机会公平并不必然导致结果的平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责任就是要为每一个公民提供尽可能公平的发展机会,并通过政策的调节把不平等的结果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能通过结果的平等去实现所谓的公平。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