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财政金融   354篇
工业经济   110篇
计划管理   603篇
经济学   733篇
综合类   400篇
运输经济   14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642篇
农业经济   107篇
经济概况   725篇
信息产业经济   9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在宏观经济稳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股票市场自2001年6月以来持续下跌。以上海综合指数为例,股指从2245点下跌到最低的1350点,跌幅达40%,如果剔除新股增发造成的虚涨作用,指数可能已跌破1200点。股市长期低迷,基本功能受到严重削弱。主要表现为:融资功能萎缩;投资者财富不断缩水;居民股票投资意愿创新低;股价不断创新低。股市下跌主要原因是,股市由投机场所向有效投资及融资场所转变、上市公司效率低下、新股发行加快和中小企业板块的推出以及壳价值下降。股市由投机场所向有效的投资及融资场所转变中国股市前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  相似文献   
82.
社会资本范涛自提出以来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重视社会结构的特征,阐明了价值观念和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极大地丰富了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本内涵。集中讨论了社会资本的定义、来源和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社会资本在我国社会中的具体表现,揭示了我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网络及其规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3.
互利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不同经济主体的正当权利,也是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前提和运行的内在动力。然而,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又以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为条件,这正是互利主义对人的自利倾向的严格限制。互利主义所包含的价值取向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原则和道德原则,有助于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并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相似文献   
84.
中国现行的外资法制,其体系庞杂繁乱,不符合世贸组织的透明度要求,许多规定与世贸组织的宗旨相抵触,须重新构建。中国应根据世贸组织有关投资的各项规定来清理、重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制定出内外资企业一体适用的统一公司法及其它各项配套的法律、法规,以适应入世后需要。  相似文献   
85.
收入代际转移动机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代际转移,即收入在家庭内不同代成员之间的转移,是经济生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它主要包括父母在世时对子女经济上的支持以及父母去世后留给子女的遗产。收入代际转移不但会改变父母和子女的消费支出和储蓄行为,而且会对政府的税收及转移支付政策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收入代际转移的研究系当前西方经济学中一个热点问题。其中,对收入代际转移的动机的研究则又处于研究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86.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作为建设中追求的一种现实社会目标,并不意味着能够完全消除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但它有一种能够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以及一系列在矛盾中仍能保持和谐与快速发展的制度。参与者利益上的博弈要求建立相关制度来保证和谐状态的达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从多方面加强所需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87.
随着科学和实践发展,研究方法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认可。研究方法的正确、恰当与否有时几乎决定了整个学科的命运。20世纪会计学呈现出了长足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在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巨大变化上。讨论会计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对进一步深化我国会计学研究具有积极借鉴意义。20世纪会计学产生的诸多“革命”和理论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88.
国债政策在我国最近几年是一个非常热点的问题,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及国内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态势,中央政府从1998年开始及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采取扩大内需的方针,使得国民经济仍保持了相对的高速增长。需求不足时政府采用刺激需求的办法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是目前世界各国通行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是凯恩斯主义。凯恩斯所主张的刺激需求,总的来说有两个方向:增加支出与削减税收。目前我国国债的政策运用虽然从表现上看与凯恩斯主义很类似,但本质是不同的。一、凯恩斯主义的国债理论凯恩斯主义的国债思想遵循标准的宏观经济分析,实际上可分…  相似文献   
89.
一、新区域主义与大国竞争 伴随区域经济合作新的发展趋势与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大国之间经济竞争已不再是一对一竞争。而是通过推进有利自身的区域经济合作,扩大势力范围.进而争取国际经济规则制导权进行更竞争。  相似文献   
90.
将严重侮辱、损毁尸体行为犯罪化具有直觉上的吸引力。然而,自由主义犯罪化立场坚持损害原则和冒犯原则穷尽犯罪化的正当事由,侮辱尸体罪不能通过这一立场得以辩护。基于新自然法理论的法律道德主义立场则主张,国家有责任通过刑法手段回应侮辱尸体的行为。要证立这一立场,关键在于通过建构“人类尊严”和“共同善”这两个核心概念,说明侮辱尸体行为的道德属性和国家强制干涉的正当性基础。人类尊严是一类重要的共同善,国家权力的正当性基础则在于维护和促进共同善。侮辱尸体侵害人类尊严,因而是一种严重的公共道德不当,国家有责任通过刑法对这一类行为做出适当回应。因此,法律道德主义能为侮辱尸体行为的犯罪化提供最佳辩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