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01篇
工业经济   120篇
计划管理   264篇
经济学   759篇
综合类   22篇
运输经济   2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18篇
农业经济   173篇
经济概况   178篇
邮电经济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在无锡市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这是一个涵盖各个方面的总目标,就对政府法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法制工作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最根本的就是要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为争创“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提供法制保证。因此,政府法制部门必须准确把握争创的目标要求,充分  相似文献   
12.
我留着董欣宾过世后人家写他的一些剪报。凡熟悉、了解他的人,都认为他在中国当今的画坛上,是会有一席之地的。然而,现今的世界是那样的浮躁,浅薄之徒犹多。一个文人画家的离去,就象天上划过的一颗流星,又有多少人肯去留心?因此,董欣宾身后的寥落是必然的。但前不久,在南京博物院,由江苏省文联、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美协、书协,《江苏画刊》以及无锡市文化局、无锡市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大师的苦旅——董欣宾艺术人生回顾展及研讨会”。我见过董欣宾不止一次。第一次,是在无锡梁溪饭店,那时,他还不满五十岁吧。在一个落寞的黄昏…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企业管理》1991,(7):41-43
1986年以来,我们无锡市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把深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作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一项重要措施,切实抓紧、抓实、抓好、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深入开展,为促进无锡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作出了贡献。五年中,全市职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73.03万件,采纲27.89万件,实施15.11万件,共创经济效益4.15亿元,尤其是去年,我市的合理化建议数、采纳数、实施数和创经济效益数均明显高于往年,创出了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4.
15.
发展无锡民营经济,关键在于打造一大批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民营科技企业,关键在于培育和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最近,我们对无锡100家民营科技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  相似文献   
16.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晓 《江南论坛》2004,(12):8-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全党要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原则,也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无锡城市建设的实践表明,新形势下的城市建设,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尤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韦顺芳 《江南论坛》2004,(10):30-31
近几年,无锡市的私营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至今年六月底全市私营企业达5.98万户、从业人员65.98万人、注册资本755.49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7%、23%、45%。但总体发展尚处于较低的水平,特别是与浙江、山东等私营经济发达先进地区相比,存在着企业总体数量虽多、单体规模却小,产业覆盖虽广、知名品牌却少的制约因素。企业在发展中仍面临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土地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经营场地紧张,  相似文献   
18.
无锡市滨湖区地处太湖之滨,依山傍水,农林资源丰富。全区山地总面积10.4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7.9万亩,经济林面积3.6万亩。多年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不断总结富山富民工程的成功经验,科学规划和指导全区生态林和经济林的综合开发,区域特色更趋明显,名品精品规模扩大,果农协会作用突出,生态园区  相似文献   
19.
无锡南濒太湖,北枕长江,在苏锡常都市圈乃至长三角经济圈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无锡在打好“太湖牌”的同时,应从战略高度加快锡澄区域发展一体化进程,及早谋略城市向滨江发展,以“双滨”名片,营造特大型城市的新格局。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和辐射力。  相似文献   
20.
冯普仁 《江南论坛》2004,(10):51-53
无锡的考古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起步,从1953年无锡发现仙蠡墩遗址和宜兴周氏家族墓地发掘至今,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五十年来,在省、市文物部门的领导下,经过几代文物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无锡的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发现了众多的古文化遗址的墓葬,极大地丰富和加深了对无锡历史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