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150篇
计划管理   72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23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心理学与现代工业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它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心理学的广阔天地。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业的全部历史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  相似文献   
82.
史上最严重核事故回放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距离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镇3公里远的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内,第4号反应炉突然发生一连串爆炸,超强辐射气流迅速蔓延。这是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凌晨5点左右,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被告知“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发生‘火灾’”.  相似文献   
83.
核安全是核电厂的生命线。为了确保核电的安全,核电厂采取的是纵深防御,这既有多道实体屏障,也有全方位的管理屏障。除此之外,通过核安全文化的建设,提升核电厂处处以“核安全为第一”的行为和管理意识,这也是核电厂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4.
标准制修订     
《上海标准化》2011,(3):52-53
GB/T25449-2010 重水堆核电厂燃料棒束技术 条件本标准规定了重水堆核电厂燃料棒束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贮存、运输等要求。  相似文献   
85.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快讯》2010,(36):14-14
德国核电厂“延寿”引争议 在德国核电厂“延寿”问题上进行了马拉松式的会谈后,德国环境部长罗特根终于宣布,德国将延长国内17座核电厂的运营时间,平均“延寿期”为12年。罗特根称:“此外,德国将每年花费30亿欧元来发展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86.
国际看点     
《中国电业》2009,(5):79-79
俄罗斯海上核电厂开建;日本钚热发电即将成为现实;澳大利亚计划建造“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美研究称生物电能要比生物燃料更有效;美国即将兴建首个大型海浪发电站……  相似文献   
87.
循环水系统是电厂必不可少的冷却系统,是最终的热量导出途径。文章简述了循环水流量测量的必要性,对比了几种不同测量原理的流量测量方法,对目前应用较多的时间差法超声波流量测量进行了分析,对其在电厂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结合AP1000核电厂的实际情况,探讨了该方法应用于循环水流量测量的可行性及作用。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国内某核电站厂对关键设备老化分析和管理方面的一些探索和经验,包括分析方法与流程,以及可靠性与剩余寿命评估。  相似文献   
89.
在核电站建设选址过程中,龙卷风事件的统计与分析是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通过核电站评价区域内龙卷风发生的次数、强度等级、影响系统以及地域分布等特征,本文利用2000-2009年的资料,针对某核电厂评价区域龙卷风的时空分布、地域分布、天气系统等进行统计,分析该区域龙卷风的基本特征,从而为核电厂的选址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90.
中广核集团引进了国际核电界设备可靠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实践,建立了以关键敏感设备管理为核心的设备可靠性管理体系。其核心是在设备分级管理基础上,以零设备缺陷为目标,实施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积极主动的设备管理政策。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中广核在运核电厂多年的运营管理实践,建立起的具有自主特色的设备可靠性管理体系,共分六个模块,即设备分类与识别、性能监测、预防性维修、纠正行动、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