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0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30篇
财政金融   1201篇
工业经济   1151篇
计划管理   2455篇
经济学   1834篇
综合类   599篇
运输经济   88篇
旅游经济   13篇
贸易经济   1717篇
农业经济   1202篇
经济概况   1775篇
信息产业经济   30篇
邮电经济   1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434篇
  2014年   1006篇
  2013年   979篇
  2012年   1024篇
  2011年   1052篇
  2010年   864篇
  2009年   839篇
  2008年   1012篇
  2007年   788篇
  2006年   587篇
  2005年   605篇
  2004年   429篇
  2003年   312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是法律赋予我们的一项较新的职能,事关渔业可持续发展大局,各级渔业、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要重视渔业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我们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不断开拓,不断进取,秉公执法,服务渔业,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的有机统一,为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2.
33.
34.
食品安全纵横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5.
对互联网信息环境问题的忧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6.
<正>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来源发生着重大变化。劳动报酬性收入与家庭经营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家庭劳动报酬性收入与家庭经营性收入存在着显著差异。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来源是农民这一特定经济主体从事农业及其他经济活动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经济改革使得地区之间、农村内部的富裕家庭和贫穷家庭之间纯收入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大。从总体来看,地区之间、群体之间收入上的差异使得当今中国农村的收入分配情况比历史上其他时期更加不平等。如何客观、准确、有效地分析这些差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此,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就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来源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7.
金霞 《商场现代化》2006,(4Z):177-17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不断加大,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占外资比重逐年上升。然而,各级政府在重视外资引进的同时却忽视了环境污染问题。通过以青岛市为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8.
刘娟 《铁道财会》2004,(Z6):81-83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不断提高经济效益,除了要积极扩大收入来源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加强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按照“成本效益”分析原理,企业的成本管理已不应简单地停留在事中的成本核算、事后的成本分析上,而是要重视事前的成本预测与规划,对成本实行全过程、全员和全面的管理。目前,产品的价格多数都由市场决定,企业必须以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价  相似文献   
39.
水准测量是确定公路工程地面点高程的方法之一,是高程测量中精度较高且常用的方法.实施过程中,需要几个人合作才能完成,误差允许范围内的精度由于仪器和人为的影响而不容易控制,而且易出现隐蔽性错误,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基础资料是错误的,从而水准点高程不正确,直接影响路线纵断面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40.
胡早 《环境经济》2008,(2):60-63
山西一直是能源重化工基地,同时也是众多高污染企业的集散地。因污染严重,从2006年9月开始,山西一些市县被国家环保总局和省环保局实施"区域限批"和"流域限批",依法取缔污染企业。有人担心:一大批污染企业的消亡,是否会影响山西经济的发展?一年以后,"限批"改造后的山西,经济发展反而出现增长势头,获得了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