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1篇
财政金融   1839篇
工业经济   470篇
计划管理   2127篇
经济学   889篇
综合类   418篇
运输经济   103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1475篇
农业经济   589篇
经济概况   77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7篇
邮电经济   2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542篇
  2013年   463篇
  2012年   575篇
  2011年   795篇
  2010年   734篇
  2009年   830篇
  2008年   1102篇
  2007年   707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对内部控制概念、内容等概念的论述 ,建议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时 ,不应片面强调牵制和责备求全 ,避免效率损失 ,并提出了避免效益损失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汽车的普及以及许多国家将包括汽车在内的各种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列入强制保险的范围,机动车辆险迅速发展,本文将重点分析机动车辆险中的理赔问题,分析理赔中代位求偿原则的使用以及对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正确权衡应收账款的持有成本和风险。为了稳定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路、减少存货、增加收入,企业不得不向客户提供信用业务。因此企业应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比较、权衡,以前者小于后者为基本目标,掌握好宽严界限。应收账款有下列三  相似文献   
84.
85.
86.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经营者片面追求高收入、高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产品、供应、销售完全取决于市场,市场的瞬息万变造成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大。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占领市场,扩大产品销售额,许多经营者采取了降价销售,赊销产品等策略。经营者片面追求高收入和高利润的同时却忽略了资金的使用价值和货款的可收回性,造成应收账款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87.
新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所得税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集团内部应收账款对合并财务报表所得税的影响 企业集团存在内部应收账款并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时,由于存在内部应收账款而产生的未实现收益或费用会对所得税会计处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8.
一、中外资产减值会计核算的差异 (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 我国财政部1998年1月27日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第一次对股份有限公司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做出了具体规定,1999年年末财政部先后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的补充规定》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问题的解答》,明确规定在股份制公司范围内必须计提相关资产的损失准备,并将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扩充到应收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款。  相似文献   
89.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末对应收款项全面检查,对没有把握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计提坏账准备。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一般应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但经税务机关批准,也可提取坏账准备,提取坏账准备的纳税人发生坏账损失时,应冲减坏账准备;实际发生的坏账  相似文献   
90.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这里,法律强调的是对“被征收土地”的补偿。在征地实践中,“被征收土地”线外邻接地及农业生产设施常常因实施征地遭受破坏,致使被征地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蒙受损失,引发征地纠纷,诱发征地上访、集访、重访。本文试图通过对征收土地线外邻接地损失补偿探索,进一步丰富征地补偿内涵,寻求建立全覆盖的征地补偿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