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6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106篇
经济学   41篇
综合类   26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30篇
农业经济   29篇
经济概况   63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曾岗鸣 《乡镇论坛》2011,(16):14-14
当前一些农村的村级财务,虽然由乡镇财务服务中心统一审查、记账、管理,但存在着乡镇财务服务中心记账员不了解各个村里的实际情况,只能凭票“合合账”。根据有关部门调查:在“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选项中,“财务管理混乱”始终处于前三位。  相似文献   
92.
一、集团公司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治理权配置不当 财务治理权是对公司资金进行计划、调配、使用、监督和控制的权力。从职能上包括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督权。为了保证公司组织目标的实现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完整完善,财务治理权必须依照一定原则从静态、动态两方面进行配置。  相似文献   
93.
<正>证券监管是指一国的证券管理机关依法对证券经营机构和证券业活动所实施的规则和约束,目的是促使证券业依法稳健运行。证券监管权是基于政府的授权由证券主管机关对证券发行、证券交易等活动所享有的监督权和管理权。自从1992年美国发生股灾以来,世界范围内的证券监管演变为一种潮流。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若干国家更是建立了专门的证券监管机构,并赋予其  相似文献   
94.
虽然法律和司法解释对检察机关的执行监督权作出了规定,但无论从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还是司法实践,都存在两者脱离的地方,逮捕后执行不当及违法执行的情况仍然存在。这样,使得检察机关的执行监督权面临诸多的尴尬,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立法不完善,再加上检察干警行使监督权主动性不足,捕诉环节沟通力度不够等原因,使得执行监督权往往流于形式。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强化和完善执行监督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5.
何晓春  白友文 《浙商》2009,(1):94-95
企业应该是辆教练车,虽然授权于司机,但执行权、监督权、控制权相分离,老板要把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相似文献   
96.
1982年至今,国务院进行过5次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以"大部制"为核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职能有效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着力转变职能,对那些职能相近,业务性质相似的政府部门进行撤、并、转、整合为一个或者几个更大的机构,调整、优化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和管辖范围."两会"期间,"大部制"成为与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97.
林兆龙 《理论观察》2008,1(1):17-19
宏观调控权是宏观调控法运行机制的核心构件。其产生源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调节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从广义上讲,宏观调控权包括宏观调控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其中决策权只能由中央享有,执行权则由中央和地方分别行使,监督权在程序方面分别由中央和地方依职权行使,在实体方面则只能由中央单独行使。宏观调控权的行使必须遵循合法性、合规律性、平衡优化及间接调控等原则。它是一种新型的独立的权力。  相似文献   
98.
张霞 《活力》2005,(10):55-57
我国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与原有的监事会制度在监督功能上存在着互补,但也同时存在着重叠和交叉,需从制度上进行调整,明确划分二者的监督权限和合理分配监督内容,以实现共同构建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
省级财政支出制度: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前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份额有了大幅度提高,因而建立完善的地方财政支出制度以防范财政支出风险显得愈加重要。本文在描述了现实财政支出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后,运用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框架,对省本级财政支出制度中可能产生风险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其基本结论是:现实的有关财政支出的事前合约(正式制度)并不完善,因此决策和实施过程出现了内部人控制的浓重色彩;有效监督的制度条件不够完备,使得托管人对有关财政支出的立法软化,监督乏力。这是目前财政支出产生机会主义和败德行为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0.
实践中已经发生而且以后还可能经常发生这样的案例:国家投资建设某一工程项目,项目法人同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履行中,项目法人同施工单位约定了工程价款,而国家审计机关也依据审计法对该工程造价进行了审计,其结果低于双方当事人约定的价款。审计机关还给双方当事人下达了审计决定,要求其按审计决定执行工程价款结算。项目法人乐于执行,而施工单位却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项目法人依约支付工程价款。结果法院却以民事判决否定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