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16篇
工业经济   14篇
计划管理   250篇
经济学   393篇
综合类   95篇
运输经济   11篇
旅游经济   16篇
贸易经济   179篇
农业经济   91篇
经济概况   18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卓勇良 《浙江经济》2011,(17):54-54
随着距离弱化及消失,要素布局与人口流动特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必须强化空间规划,强化空间引导,扎实推进人口集中和要素集聚,重塑浙江地理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62.
山东省入境旅游流的时空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旅游责源丰富,近年来入境旅游业发展迅速,游客数量和外汇收入均居全国前列.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入境旅游流的时间和空间结构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入境旅游流可分为三个增长阶段,整体呈上升趋势;游客以外国游客为主,港澳台游客年度波动较大;客源国比较集中,入境旅游业发展不稳定,受我国和客源国的经济、政治等因素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63.
以金华市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金华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综合地提出了空间结构优化的策略取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金华市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优化布局的总体构想.本研究旨在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并试图在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上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64.
《企业经济》2017,(12):5-10
旅游与交通系统空间结构格局关系密切,尤其是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本文选取武陵山区为案例地,综合运用区域可达性、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等方法,探究交通导引的武陵山区旅游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武陵山区交通可达性呈现由中心向边缘、由南向北递减趋势。其中,湘西州的可达性最好,恩施州最差。这除了与自身区位条件有关之外,还受交通空间结构的影响;经济联系总量由中部向外围扩散,且呈南强北弱的局势,这符合距离衰减规律。其中,湘西州旅游经济联系总量最大,恩施州和渝东南地区的联系总量最小,这也与交通可达性分析结果保持高度一致。在此基础上,提出武陵山区旅游交通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策略:提升交通等级结构,提高交通安全性;构建立体交通网络结构,提升内外交通连接度;交通布局应契合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旅游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5.
徐伟  魏巍 《城市建设》2010,(3):249-249
城市是由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风景等共同组成的服务于人的空间。城市规划解决的是上诸因素以及以人的六觉感受尺度为准组合而成的城市空,而建筑设计则解决诸因素中建筑个体功能以及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影响下与城市大环境小环境的协调。  相似文献   
66.
桂林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理论,文章以桂林市5个城区,12个县中的189处旅游地的基本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城市中心距离、回转半径法、空间分布曲线等旅游计量地理研究.根据旅游资源属性和游憩活动性质,将上述旅游地复合交叉归并为自然观光旅游地、人文观光旅游地、运动休闲旅游地等三种类型,进一步分析桂林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布局结构特征,论证桂林环城游憩带的客观存在,指出其开发意义.  相似文献   
67.
紧凑城市作为一种全新发展理念和模式已经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高度认可,必将引领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对紧凑城市研究动态和发展内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科学指标体系,对中国16个特大城市的紧凑度进行测度并进行比较分析,之后对城市紧凑度的经济效应、产出效率及环境效应进行研究。形成三个结论:第一,功能紧凑是紧凑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第二,由于在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基底等方面存在差距,当前中国特大城市紧凑度发展存在较大水平差异。第三,从城市紧凑度多重效应计算结果看,城市紧凑度越高,越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地均有效产出、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68.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研究——以河南平顶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作用。文章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平顶山市域城镇体系规模等级、地域空间结构、市域经济发展水平等现状进行分析,通过运用断裂点公式对平顶山市域中心城市辐射影响范围进行定量计算,剖析平顶山市域城镇体系存在如下问题:城镇体系人口规模等级差异大,城镇化率基础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状态非均衡等。根据研究区域情况,对平顶山市域城镇体系进行布局构想,即打造叶平宝鲁一体化核心区为引领,加强3个卫星城市的发展为带动,做好小城镇的生态建设,完善市域交通网络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建立起一个等级清晰、核心突出、职能明确的"一心三卫三层"网络型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69.
陈建设  朱翔  徐美 《旅游学刊》2012,27(9):34-39
旅游中心地对区域旅游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规模和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效益和质量.文章首次尝试运用分形理论分析区域旅游中心地的规模和空间结构,并以湖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形理论来研究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和空间结构是可行的;分形理论和方法是优化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和空间结构,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0.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步伐越来越快,交通以及绿化逐渐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着重分析交通等因素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并且找到合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