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8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116篇
经济学   37篇
综合类   64篇
运输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95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139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其思想蕴含丰富内容,而富民思想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不同阶级,阶层之间利益关系矛盾的日益突出,利益的正当性问题逐渐成为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 "义利之辨"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102.
解读 作为寿险营销精英,我们应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预事不顺时,反检诸己”,而且顺风顺水之时也要“一日三省”:  相似文献   
103.
在佛教传来以前.古老中国的诸子百家关注生.回避死.追求生命的延续,逃避生命的终结。因此,古老的中国.有哲学而没有宗教,有天而没有神.有追求而没有信仰.关注兴盛的延续而忽视衰亡的新生我读《论语》,“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智慧的孔子.以应当致力于人事的理由,回避了对于神事的倾注.以应当关注生的理由,回避了对于死的追问。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生与死之间选择了生.在神与人之间选择了人,创造了广及宇宙自然、道德伦理、社会政治的东方理性文化,却与宗教失之交臂.留下了精神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4.
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人的人格是健全的,但有一部分大学生的人格存在一些问题。《论语》是中华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其致力于理想人格的塑造,为人生境界的实现,也为理想社会的追求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当今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5.
甘卓霞 《会计之友》2012,(25):72-73
论语精神旨在启发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道德精神,文章通过分析刘家义审计长总结的十二字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分层次结合论语精神进行剖析,明确审计人员应有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6.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为政》有言:"见义不为,无勇也。"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他把"清水"视为高风亮节的善人,把善人比作至圣至美的"清水"。正可谓:"清水"涌流善,上善若"清水"。自古以来,见义勇为总受人敬仰,《锁麟囊》里扶危济困的薛湘灵,《秦香莲》里慷慨赴死的韩琪,《赵氏孤  相似文献   
107.
"君子人格"是《论语》中提倡的当时社会的理想人格。君子人格内涵丰富,其主要规定性表现为:好学善思、仁爱明智、重义守信、自强不息、豁达宽正、心怀天下等品质。这些内在规定性使其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代社会公民健康人格的养成、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8.
2500多年的时间里,孔子思想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基调,深深地烙在了中国人的心里,对世界文明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可以不谈孔子,也可以不说儒学,但生活里却离不开孔子。我们的为人处事遵循的"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学习中牢记的"学而  相似文献   
109.
据说,在西方意象派诗人眼里,汉字不仅是图画,还可做相当浪漫的解析。美国诗人庞德将《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作:“学习,而时间白色的翅膀飞走了,这不是让人高兴的事吗?”  相似文献   
110.
贡立 《北方经贸》2009,(1):122-123
论语》是比较集中地反应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著作,是儒家智慧的精髓所在,是中华文明之瑰宝,影响极深,对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有许多借鉴之处。企业管理者在与员工沟通过程中,既要注重反省自身决策的正确性,又要对员存"仁"的态度,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