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286篇
工业经济   56篇
计划管理   466篇
经济学   408篇
综合类   189篇
运输经济   9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538篇
农业经济   59篇
经济概况   358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商》2015,(19)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走过的这30多年,曾一次次以实绩击破所谓"中国崩溃论"一样,随时间流逝,中国有自信以实践的逻辑打破世界历史的宿命,走中国特色之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02.
通胀预期陷阱的生成机理是货币当局与微观主体之间的相互博弈。本文运用理论模型对承诺解、欺骗解、均衡解、陷阱解依次进行了演绎推论,通过经典函数找到了通胀预期陷阱区。本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近年来共有三个连续型与间断型的通胀预期陷阱区域,这说明我国公众的通胀预期在短期是学习型适应性预期,在长期属无偏性、有效性的非完全理性预期。公众通胀预期非稳定性和周期性波动是一种常态,但基本上处于可控状态。中国货币政策时间非一致性问题存在但并非显著,超常经济增长冲动、政绩导向和投资增长是通胀预期陷阱的宏微观主导诱因。  相似文献   
103.
在近几年里,“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概念被人们提出,并且受到关注。“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由原来的低收入国家过渡到中等收入国家以后,因为不能顺利的转变原来的经济方式,造成没有足够的动力支撑经济的增长,无法使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最终导致经济的增长率停滞不前甚至是回落。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失调的经济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而人口红利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对于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借鉴钱纳里方程,在全球范围遴选经济体组构样本,基于样本经济体1970~2011年间的数据,建立出口相对规模和相对收入水平之间的截面回归方程,再基于回归方程进行赶超度的国际比较。研究表明,代表出口相对规模赶超程度的截面方程赶超度和经济体相对收入水平最大值正向关联,发达国家关联统计显著性较高,发展中经济体关联统计显著性较勉强;赶超度持续显著正值是发展中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1981年后中国赶超度持续显著正值,表明中国出口相对规模条件符合跨越要求。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分析和论证表明:人口红利与资源红利的衰减、全球供需格局的趋势性改变,显示了中国依赖投资驱动与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遭遇极限,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无法长期持续,倒逼中国增长动力"换挡"。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及时实现沿海产业链的内陆转移、传统制造业技术的升级与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及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建立,其成长的空间才能被充分挖掘,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06.
《商》2015,(52)
近年来,中国人口发展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在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之下,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进程加速、劳动适龄人口数量下降等现象,因此带来社会负担过重,社会经济缺乏活力等问题。本文分别从人口机构的三个方面,即人口自然结构、人口社会结构和人口地域结构对经济影响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本的解决方案和思路,面对人口数量的低速增长很人口结构的不断恶化,我国的人口政策应及时调整,避免陷入"低生育率陷阱",受到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拖累。加大对技术创新的力度和对教育的投入,将人口优势转换成人才优势,利用高精尖技术的高产出弥补因人口红利丧失带来的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政府应充分发挥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接触人们在生育和养老的后顾之忧,刺激国内经济和需求。最后,对户籍制度的改革关系到社会公平和人们生产的积极性,长远来看也对我国的在国际社会上的安全和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商》2015,(13)
近年来,我国"用工荒"的问题逐渐凸显,而这个问题正是刘易斯拐点中所揭示的"人口红利"枯竭的间接反映。根据数据显示,我国贫富收入差距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并且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逐步放缓。我国正处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中等收入陷阱"。针对此问题,政府宏观上如何应对将直接决定着我们能否成功越过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08.
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提高在全球产业链条上的定位,对内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对外优化贸易结构。近年来中国经济崩溃论的信众不断壮大,反映了大家对"中等收入陷阱"这个蒙着面纱的恶魔的担忧。中国在2010年前后已进入中高收入群体,国际经验显示,这一阶段往往对应了"追赶效应"的尾端,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优势枯竭、转型升级的方向还不明确,  相似文献   
109.
李雪 《经济师》2014,(8):6-8
我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了30多年,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但是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新一轮经济改革正在拉开序幕。尽管改革有延续性和路径依赖,但是这一轮经济改革毕竟处于新的发展阶段,由阶段性特征决定,并且服从于发展目标,因此这一轮经济改革无论是内容还是路径都同过去的改革有明显的区别。在"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7次年会"上,南京大学洪银兴教授就新一轮改革谈了自己的见解,本刊记者根据发言进行整理,以访谈的形式发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0.
2012年9月13日,美国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以下简称FOMC)宣布启动第三轮"数量宽松货币政策"(QE3):除重申年底前继续按既定进度将所持3年期以下短期国债置换为等额6~30年期长期国债,继续将持有的到期机构债务和到期机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