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7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20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贸易经济   14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资产证券化风险问题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当今世界资本市场发展最快的金融产品之一。发展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我国分散过度集中于银行的金融风险,保障金融稳定;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投融资渠道;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我国资产证券化已从境外过渡到境内发展阶段,但仍存在规模小、基础资产种类和发行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应就资产证券化专门立法,完善资产证券化的法规体系,规范我国信用评级制度;注重风险控制,吸取国外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和教训并认真分析对待,对资产证券化活动进行系统性、全过程监管,使之成为一项有助于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融资工具。  相似文献   
32.
ABS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桑塔纳2000ABS系统为例,详细阐述了其安装技术,分析了轮速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并总结了实践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的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33.
聂规划  梁文 《城市问题》2006,(9):42-45,56
结合武汉市路桥收费改革后的现状,对适用于路桥收费项目的TOT和ABS两种融资方式作了比较分析,指出城市路桥收费具有稳定的现金流,是较好的融资载体,可充分利用这一存量资产,用创新的融资方式--ABS,将路桥收费的未来收益提前变现,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水平.  相似文献   
34.
项目融资中的ABS与BOT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两种融资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分析了ABS融资在我国推行的可行性及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5.
邓晓芳 《现代商业》2011,(8):260-26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为解决建设资金短缺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对象,在具有可行性的基础上给出了ABS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模式,并进行了优势分析。  相似文献   
36.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融资方式研究(上)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探索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国内外各种融资方式,分析研究国外各种融资操作中的实务问题和可能存在的政策和法规上的问题,着重介绍了TOT融资,BOT融资,证券融资和ABS融资。  相似文献   
37.
在分析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城市基础设施基金三种创新的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38.
随着人们对次贷危机认识和反思的深入,影子银行及其监管成为防范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介绍了美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发展和特点,分析了影子银行的脆弱性及其在本次危机中的表现,梳理了美国金融监管法案中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39.
《安全帽生产与使用管理规范》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有不完善甚至影响实际操作的地方,经过对安全帽的生产、检验、应用方面的调研和实践工作经验,针对标准中的技术要求得出如下结论:部分技术要求遗漏并与国标有差异,相关参数在修订过程中需要整改。安全帽帽壳的材质单一,造成带有防静电、阻燃性能安全帽的硬度低、工艺过程中质量控制难度大;吸汗带材质限定为纯棉布,在实际应用中汗液挥发慢吸汗效果不理想;需增加防静电性能检验的预置时间,预置时间对防静电检验结果影响较大;安全帽式样及种类单一,不适应集团公司作业场所复杂化的要求,应分工种向多元化安全帽产品发展。  相似文献   
40.
应收账款证券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它不但能丰富企业的融资渠道,大大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规范我国资本市场,而且能够推动各类中介机构的发展和完善,从而促进我国推动我国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本文试图从财务的角度,将应收账款证券化作为金融创新的融资技术来系统讨论。首先,本文介绍了应收账款证券化的概念、基本流程和应具备的条件。其次,对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成本、收益和风险进行了探讨。最后,对中国网通应收款资产支持受益凭证的发行事件进行了分析,并对在证券化融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