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40篇
工业经济   33篇
计划管理   99篇
经济学   21篇
综合类   29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73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38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玩具世界》2009,(7):32-32
智力串珠架让宝宝认识珠子的颜色;锻炼宝宝手腕的灵活性,双手交替配合能力;训练宝宝的视觉追逐能力,做到手眼协调;培养宝宝数的概念,进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相似文献   
32.
许长荣 《新智慧》2008,(2):43-44
EXCEL模拟运算表是一个单元格区域,它可显示某个计算公式中一个或多个变量替换成不同值时的结果,有单变量模拟运算表和双变量模拟运算表两种类型。单变量模拟运算表中,用户可以对一个变量输入不同的值从而查看它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双变量模拟运算表中,用户可以对两个变量输入不同值从而查看它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珠算加减法在拟题时要求十个数码:0、1、2、3、4、5、6、7、8、9原则上均衡出现,可以求得这十个数码的算术平均值为:  相似文献   
34.
陈静 《成功营销》2014,(2):40-41
正风行网面对用户行为的变化,提出横跨四屏的全媒体营销理念。风行网将自身定位为专注于"台网融合"的新一代视频网站,借助SMG(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百视通的支持,通过多屏之间的内容直播、点播和互动,全面发力全媒体跨屏营销,实现立体化传播,可实现对目标用户群体的品牌反复呈现,形成共振效应和长尾效应。  相似文献   
35.
摩卡巴卡首创F2F直销模式,对于传统的渠道,做“加减法运算”一减的,是卖场高昂的进场费、场地租金和促销费用;加的,是双倍执行“三包”。其结果是摩卡巴卡同等档次的产品比卖场便宜60%。  相似文献   
36.
如今,智能化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从日常工作系统、工作流程甚至每日的所见所得,皆可发现智能化的足迹,这一切都让地球向着智慧不断演进。作为地球智慧化的核心助力,运算系统的智能化飞跃虽不显而易见,却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7.
过剩思维     
1969年,世界上第一款家用电脑面市,这款样式花哨的落地式电脑叫作“霍尼韦尔厨房计算机”,定价10600美元。它的广告图片上画着一位系着围裙的主妇,轻抚着那台机器,下面是两行醒目的文字:“但愿她的厨艺跟得上霍尼韦尔的运算能力。”  相似文献   
38.
石灵娥 《发展》2010,(10):138-139
一、珠算指法 珠算指法是指用手指拨动数算的方法。它指出拨珠时手指的分工和动作要求,是珠算教学与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指法是珠算的基本动作,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动作的灵巧程度、运算的效率和运算结果的准确性。初学者一开始就应学会正确的指法,千万不敢随心所欲、我行我素。否则,一旦养成不良习惯就难以纠正。  相似文献   
39.
“数”和“形”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两具有相对独立的特征和表达方式,但其内涵是相通的且密切相关。数学解题中,图形常是一种形象,直观的工具。借助于“形”的直观,常能活跃思想,找到解题的思路或迅速地求得题解。因而,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转化,是优化解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0.
在论述铁路编组站车流作业过程的基础上,确定配流的基本思路和约束条件,以及配流的原则,将车辆在编组站总停留时间最少定为配流问题的基本目标,提出配流的具体方法,采取从始发列车约束条件反推计算解体列车解体顺序,求得车流接续时间最短的最优解.并以重庆西站为例,将配流运算系统在 office Excel 2003的环境下投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