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1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48篇
财政金融   31篇
工业经济   22篇
计划管理   215篇
经济学   420篇
综合类   212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31篇
贸易经济   116篇
农业经济   418篇
经济概况   32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冬平  杨友孝 《经济地理》2005,25(2):169-172
随着珠三角以城市为主体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战略应运而生。建设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可以提升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促进区域内资源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泛珠三角构建区域统一大市场的关键在于:①弱化行政区划概念,强化经济圈概念;②以制度整合为突破口,扫清体制障碍。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对策是组织创新、机制整合和框架重构。  相似文献   
992.
旅游活动是一项高消费的社会生活方式,产业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均GDP超过3600美元,进入旅游业快速发展阶段。文章在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产业等级体系;借鉴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993.
本文论述了沈阳市浑河综合治理工程将在净化水环境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促进生态平衡等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效益。也分析了该工程对环境影响不利的一面。说明了工程的正效益远大于负效益 ,并将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94.
重庆市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可利用资源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生存基本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工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第二层次是创建美好生活基本资源,主要包括服务资源、旅游资源、区位优势和乐观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第三层次是可持续发展基本资源,主要包括科技、人才和企业家;第四层次是关键资源,主要包括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有利于发挥创造力的环境.  相似文献   
995.
随着珠三角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和广州物流中心地位的确立,广州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面临一个难得的机遇。根据对物流业现状的分析,为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广州近期政策导向应放在以下几方面:规范物流发展秩序,促进物流资源有效整合;大力推进物流园区的建设;加快推动物流信息公用平台建设;积极引导物流企业向现代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推动现代商业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加强物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  相似文献   
996.
生态用地破碎度及演化机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创建中,生态用地破碎特征及机制分析利于生态冲突、空间组织要素及模式辨识.基于生态用地和测度指标界定,在RS与GIS支持下采用土地利用矢量图描述近20年长三角地区生态用地破碎特征,并定量分析其与坡度、水面和人为干扰与补偿的关系.研究表明:破碎特征分中等破碎F1在浙西南山区,高破碎F2、F3,F2在江苏湖荡与山体林地,F3在浙江沿海岛屿与群岛,低破碎F4在通扬泰、苏南沿江、杭嘉湖和宁绍平原;破碎演化特征分PDR、MPR≥2的FR1、FR2减弱,PDR、MPR≤2的FR3、FR4增强,PDR≥2但MPR≤2的FR5、FR6增强;破碎特征是地域自然差异与人类干扰的结果.FR2、FR4、FR5主要在地形大于18度山地或面积大于1000公顷的湖泊和河口,FR1、FR3在沿江地形低的平原,FR6在沿海地形较陡的岛屿及群岛;FR1、FR3人为干扰久、强度大,FR4、FR5、FR6自然约束下人为干扰弱但趋增,FR2人为干扰弱且生态补偿力度大.  相似文献   
997.
长江中游城市群要想实现区域内部协调发展、形成城市群竞争优势,必须先分析其内在的差异。研究城市群区域经济差异就是整合城市群内部资源,促进城市群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先决条件与必要环节。本文综合运用标准差指数、变异系数、锡尔系数测度了2005~2015年间长江中游城市群总体以及三大子城市群内部与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总体经济差异呈扩大趋势,区内三大子城市群间的经济差异较为明显,但在逐步缩小;三大子城市群中的长株潭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内部经济差异在扩大,成为总体差异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最后,本文依据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差异测度结果,分析了其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多中心多节点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实施“科教兴航”、“人才强局”的战略,长江航道局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了一支专业结构合理、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长江航道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有力地促进了长江航道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9.
自2005年4月首只短券发行以来,江浙沪二省一市企业积极利用短券进行融资。发行短券有效降低了区域内企业融资成本,改善了融资结构,提高了企业的影响力,而且江浙沪已成为短券融资最多的地区之一。然而,与江浙沪二省一市的经济结构、产业特点相比而言,企业在短期融资券方面的需求仍受多方面的限制,主要是相对严格的管理抑制了企业发行意愿,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行需求难以满足。  相似文献   
1000.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机理诠释与现实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晗  任保平 《改革》2020,(4):74-85
构建黄河流域的空间治理体系,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要求确立生态文明的治理理念和空间发展的治理目标,构建流域管理的治理机制和网络治理的治理模式。黄河流域的空间经济环境特征,集中体现为经济空间与生态资源的不平衡。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资源刚性约束、空间开发失调、基础设施与中心城市发展滞后、产业关联不足、治理效率低下等多重制约。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未来黄河流域应实施分类治理、系统治理和协同治理,并完善流域分工体系与政策体系,以高质量的空间治理体系来推进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