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4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38篇
财政金融   286篇
工业经济   160篇
计划管理   855篇
经济学   532篇
综合类   312篇
运输经济   14篇
旅游经济   21篇
贸易经济   369篇
农业经济   89篇
经济概况   30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成渝经济区发展的基础、潜力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凤君  刘鹤  王岱  许旭 《经济地理》2011,31(12):1988-1994
成渝经济区作为我国区域总体战略的重要指向区域,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基于全国战略视角,从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城镇分布、交通体系、人力资源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基础;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经济区内部空间的发展潜力,提出了成渝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的是为成渝经济区更好的贯彻国家区域总体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2.
陕西省城乡关联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动态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涛  李同昇  芮旸  李献波 《经济地理》2011,31(12):2021-2027
以陕西省为例,在对近20年城乡关联度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测度的基础上,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模型,对其城乡关联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显示:①1990年以来,陕西省城乡关联度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经历了同步发展到拮抗的演变过程;②陕西省道路、邮电通信、环保和教育卫生设施建设水平变化与城乡关联度变化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城乡关联度变化仅是能源给水设施建设水平变化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③陕西省城乡关联度变化一直受到自身及道路、邮电通信、环保和教育卫生设施建设水平的影响,且后者的方差贡献逐渐增大,其中道路设施建设水平的方差贡献率在第5期(即1994年)超过了其自身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93.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宏观经济——基于压力测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压力测试框架,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文章以不良贷款率度量信用风险,以名义GDP增长率、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以及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作为宏观经济变量,建立了合适的宏观压力测试模型。在GDP增速放缓、CPI上升、M2增速下降的压力情景下,预测了2011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不良贷款率的变化路径。实证结果表明在压力情景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将会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94.
赵文军  陈勇  赵登峰 《财经研究》2011,(11):124-134
文章首先以跨期最优分析框架为基础建立以中国贸易收支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模型,然后基于中国1999-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FMOLS估计方法,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贸易收支的关系展开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贸易部门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均对中国实际贸易余额增长产生了正面影响,其中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为强劲;中国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与其实际贸易余额负相关,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会显著减少该地区的实际贸易差额;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提升对中国实际贸易收支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并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依次加重。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了调节中国贸易收支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
大连市区域性通胀问题的产生机理是极其复杂的,既有来自内部区域经济运转的因素,又有来自外部经济的负面性冲击,因此,大连市区域性通胀的成因分析也就具有了现实意义。全文共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大连市区域性通胀问题的现状;第二部分是大连市区域性通胀问题的成因分析,这将借助于Granger因果检验、供需理论及工资刚性的研究;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结语。  相似文献   
96.
通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等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1978—2009年中国财政支出和产业结构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财政支出和产业结构系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单向的因果关系;误差修正项对财政支出与产业结构系数之间的长期均衡具有调节作用,但这种调节力度比较弱。  相似文献   
97.
本文应用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2002年以来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之汇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以及传导效果。写作本文的目的不仅在于对汇率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得出一个基本判断,而且想借此判断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金融环境,期望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98.
计算机辅助听力、口语测试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尽管计算机辅助大学英语听力、口语测试现在还是一种尝试和初步的实践阶段,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探索。然而将传统的听力、口语测试方式与现代先进的教育技术相结合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必将对提高学生的听力、口语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40次重要的系统性银行危机为基础,对金融危机后常见的15种应对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实证评价.结果表明,系统性银行危机发生后,大规模政府干预、流动性支持(紧急贷款)、重新资本化、银行关闭和兼并是使用频率最高的5项措施,但大规模政府干预和流动性支持往往伴随着较高的财政成本,而重新资本化和兼并则分别伴随着危机持续时间的延长和产出损失的上升.一揽子担保计划虽有助于提高危机期间的经济增长率,但危机后的经济增长却相对较低.国有化措施不仅会产生较高的财政成本,通常还伴随着较高的产出损失.存款人承担损失和IMF援助这两种措施有助于缩短危机持续时间,但IMF援助通常伴随着较高的财政成本和危机期间较低的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100.
李春顶  赵美英 《财贸经济》2011,(5):86-91,137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主要有双边谈判、诸边一体化以及多边WTO化解机制,相关国内外文献较少涉及这三种机制之间的选择和优劣比较。本文用一个博弈的理论框架,从国家及贸易产品市场类型差异的角度分析了不同解决机制下单国的福利以及世界的总福利状况。结果发现,对于具有市场势力的大国来说,参与国越少的机制对其越有利,而对于没有市场势力的小国则是参与国越多的机制对其越有利,同时多国参与的机制也更有利于世界的总福利。因此,中国在选择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时,必须根据争端商品的市场竞争情况及价格影响和控制能力进行合理抉择;而从我国大多数出口商品的市场特点看,越多国家参与的机制可能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