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庄子与斯宾诺莎均执着人生圆满境界的追求 ,但因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方面的实质性差异 ,所以导引出庄子的悲观、消极 ,而斯宾诺莎乐观、积极的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又由于他们在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方面的某种相似性 ,在他们的人生境界里又都表现出一种超脱不俗的人生情怀。  相似文献   
32.
现代慈善活动以爱心为道德基础,以有余扶不足为其实现方式,以社会和谐和人的最大幸福为其价值追求。《道德经》强调圣人不积、为人、与人、损有余补不足,倡导慈爱众生,唯善是从,广积德行,济物救世。这些思想对现代慈善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3.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奠基者。在老子的哲学中,美是老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并将其与作为最高实体的"道"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道美合一"。老子从多维的角度辩证地论述了虚实观、美丑观、形神观等美学范畴,并对构成审美范畴,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等辩证思想进行完整的阐述。因此,老子的辩证美学思想具有深刻的思辩性和完整性,这对以后美学的发展及现代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隐逸诗人,因为"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而毅然辞职归隐家乡,隐居后开始进行田间劳作,并把这种"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写进了诗歌,开创了我国田园诗派,成为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楷模。亨利·戴维·梭罗是美国早期文坛巨匠、超经验主义哲学先驱,为了体验纯自然的生活,一度跑到马萨诸塞州的瓦尔登湖畔过起了隐居的生活。近年来对两者的比较研究很多,但大多数是相似点的比较,两者隐居的时代背景、原因、精神境界以及对后人的影响等不同点则研究得比较少。  相似文献   
35.
老子主张“致虚”“守静”,取法自然,强调自然无为。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美学认为整个审美缘在构成过程是内缘己心,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随着心中物、物中心的相互交织,最终趋于天地古今群体自我一体贯融,一脉相通,以实现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合。故而中国美学强调“目击道存”,要求审美者走进自然山水之中,以自然万物为撞击自己心灵、激发审美创作欲望和冲动的重要契机,为产生灵感兴会的渊薮,去心游目想,寓目入咏,即事兴怀。  相似文献   
36.
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呼唤着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现代文明寻找陶渊明式的精神“后花园”,高品质的生活追求充满诗意的休闲。现代休闲还有些迷惑与缺憾,高品质的休闲需要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现代休闲理念对陶渊明的休闲观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进行了重构:现代休闲更强调自觉与结果,同时延伸了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