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5篇
财政金融   231篇
工业经济   40篇
计划管理   291篇
经济学   400篇
综合类   296篇
运输经济   16篇
旅游经济   16篇
贸易经济   139篇
农业经济   123篇
经济概况   2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部崛起”这一号召之下,中部金融业的发展如何能更有效地为其经济增长起到支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回归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我国中部地区六省1995-2004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探求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政策建议。这一研究对中部地区形成科学而有效的发展战略,实现经济振兴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2.
南京市人地关系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童本勤  李侃桢  何流 《经济地理》2003,23(3):375-37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心城市将会得到快速发展,大量的人口将会在中心城聚集,会使中心城市的人地矛盾变得越来越复杂。文章以南京市为例,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和客观评价,确定城市用地与人口的合理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33.
中原城市群城市化水平与创新能力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竞争与技术创新日益聚焦于大中城市,创新是城市的灵魂,并引导城市的发展;同时,城市作为创新的"神经中枢",只有区域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的层次,相应的创新才会产生.二者的关系在于城市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对创新起塑造作用,而创新则通过物质与能量的输出,对城市具有反作用.城市与创新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以时空为参照系、城市化水平与创新能力相互作用的界面特征.基于上述理论,运用相关分析、熵权分析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对中原城市群9个省辖市的城市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状况作了综合评价,并在综合和分组两个层面对二者协调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4.
中央政府监管下的地方公债融资制度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认为,地方公共品需求的扩大和财政收支压力提出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问题,而监督地方政府的民主机制建设落后,我国现阶段赋予地方政府独立举债权尚不现实,目前只能采取渐进式过渡性的办法--建立中央政府监管下的地方公债制度,以中央监管代替民主监督来解决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供应上资金不足的问题.据此,本文提出了中央政府监管下的地方公债制度构架及相关配套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35.
对农户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的研究是认识农民工流动规律的重要内容.基于入户调查数据,采用多值逻辑回归模型和有序逻辑回归模型,以河南省三个样本村为例,对中部农区农户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农户打工地主要集中于省城、深圳经济特区、乡镇和地级市,而在县城打工的人较少;农户对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的选择与打工距离密切相关;家庭代数、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关系网络是影响农户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6.
李彦西 《城市发展研究》2007,14(2):中彩页1-中彩页4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源动力,城乡收入真实的差异和能否在城市获得稳定收入是人口形成乡--城流动的经济动因,而产业集聚是推动城市化进程和促进区域发展的内生经济动因.在非均衡的大国经济发展中,城市化进程也由于地区间的差异呈现出非均衡性.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动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都表明,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滞后城市化"、"教育滞后"、"经营城市过度"等偏差现象.  相似文献   
37.
城乡界限趋于模糊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亚洲许多国家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大城市周边城乡融合区的形成和发展及其人口的就地城镇化即是这一特点的一个突出表现。以就地城镇化发达的闽东南地区的福州市为例,从实体地域和未来人口规模两方面探讨其城乡融合区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在制定大城市的发展规划时,要密切关注其周边城乡融合区内农村人口就地转变为城镇人口、城市核心区人口向城乡融合区转移的状况,并在制定城市规划时把城乡融合区的发展趋势考虑进去。  相似文献   
38.
截瘫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截瘫病人的护理经验,早期关键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后期要重视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护理重点是:呼吸道护理、中枢性高热的护理、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便秘的护理、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安全渡过危险期,顺利向功能恢复和重建过度,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9.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sparities in homeownership rates across the regions and state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causes of these disparities are determined within a standard probit model of the individual homeownership decision where the micro-level observations are aggregated to the regional level. Factors which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are evaluated for their ability to explain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The relative price of owning and renting plays a major role as do other market level determinants. Individual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re not as important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ose related to the immigration and citizenship status of the household head.  相似文献   
40.
积极实施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功经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中国戴南产业集群发展的轨迹,剖析了戴南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特点以及制约集群进一步发展的金融瓶颈,提出了金融支持戴南产业集群发展的构想,着重指出了转变观念、创新机制、组合产品、完善体系等四个方面金融支持的新路径,为金融助推产业集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率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