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4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94篇
财政金融   279篇
工业经济   323篇
计划管理   955篇
经济学   1319篇
综合类   799篇
运输经济   73篇
旅游经济   167篇
贸易经济   1210篇
农业经济   503篇
经济概况   64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395篇
  2013年   496篇
  2012年   516篇
  2011年   584篇
  2010年   443篇
  2009年   392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四川农民消费结构优化与收入增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消费结构与其收入具有一定的互为因果关系,又可以相对独立存在,离开对方进行自身的调整与改变。面对农民暂难增收,现从优化农民消费结构来增加其收入角度进行探讨。农民消费结构问题突出集中在住房、家庭用品、文化教育、交通及人情消费等方面,对它们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优化可以间接或直接地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两者最大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92.
个体消费观念形成影响因素与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群体观念的构建是个体消费观念社会化的结果。个体的消费观念具有差异性,但是影响个体消费观念的内外部因素却具有普遍性。内部因素是个体消费观念形成的根本因素,包括个人素质、心理特征、传统文化等方面;外部因素是个体消费观念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包括大众文化、消费主义文化、商业文化、媒介广告、时尚等方面。内外因素的作用机制构建了个人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993.
浅析我国入境旅游贸易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我国入境旅游表现为入境旅游者年龄相对集中,乘坐飞机成为旅游者主要入境方式,入境游客源地相对集中,以港澳、韩日等地为主,欧美比重有所提高,同时游客消费倾向有所提高,消费品市场吸引了更多入境游客,散客市场持续增长。从游客的个人身体、工作因素、旅游成本、游客生活习惯与客源地的区位原因、我国旅游市场的消费品市场逐渐优化等角度解释了我国目前入境游的现状。分析预测在未来三年内由于世博会、亚运会的召开,我国旅游业的全面开放,政策的鼓励,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将快速发展。针对我国入境旅游业发展提出应充分利用大好机遇,重点培育潜力市场创新产品,优化旅游消费结构,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完善网络服务系统,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规范,提高抗拒突发事件的能力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94.
聚焦于三次产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研究它与能源消耗强度下降(能源节约)的方向、困难、措施。分析表明:河南省产业结构虽经历了20多年的调整,在现有的产业结构框架下,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呈倒U型曲线,且调整尚未到达转折点,短期内能源消耗量随着经济增长将持续增长,但从长远来看,一旦河南省进入工业化后期或者后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肯定能降低能源强度。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节能建议:一是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二是优先扶持发展选择符合新型工业化特点的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支柱产业;三是大力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四是通过促消费、引民资、扩出口,加大第三产业发展的力度、强度。  相似文献   
995.
文章利用财政体制改革后1994-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系统地分析劳动报酬份额变化的整体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固定资产投资、政府相对居民的消费结构对劳动报酬份额产生显著的反向作用力。其中,源于投资方面的负面影响更强。与成本费用利润率的负向作用相比,资本的有机构成短期内更不利于改善劳动报酬;引资竞争对劳动报酬份额间接的负面影响弱于消费结构的负面影响,最终消费结构的失衡进一步凸显了劳动报酬份额在初次分配被弱化的趋势;劳动收入份额与宏观税负的反向关系强于劳动收入份额与教育支出的正向关系。控制了经济结构转型的因素后,宏观税负的提高是阻碍劳动报酬份额改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6.
Bangladesh is one of the most densely populat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Despite rapid urbanization, more than 75% of the people still live in rural areas. The density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is also one of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Being a poor and low‐income country, however, Bangladesh's main challenge is to eradicate poverty by increasing equitable income.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of Bangladesh is growing steadily, and the country has outperformed many low‐income countries in terms of several social indicators. Bangladesh has achieved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 of eliminating gender disparity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enrolment. A sharp decline in child and infant mortality rates, increased per capita income, and improved food security have placed Bangladesh on the track to achieving the status of a middle‐income country in the near future. All these developments have influenced the consumption patterns of the country.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consumption scenario of rural Bangladesh.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direct observation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consumption of food, clothing, housing, education and medical facilities were collected,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the data analysi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 consumption patterns of rural Bangladeshis are changing over time along with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997.
“十二五”时期的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围绕"十二五"时期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可能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本文分为4个部分:首先介绍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的历史背景;其次以世界其他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为参照,对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情况做一评估,指出当前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再次着眼于"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形势,探索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的方向;最后是本文小结。  相似文献   
998.
资产定价既是现代金融的核心,也是许多困惑之所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股权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本文对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效用成本做了重新思考,引入"效用成本风险异质性"的概念,并将效用成本区分为"消费效用成本"和"风险效用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新形式,并对股权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999.
基于SDA法的能源消费影响关键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因数分解法,本文分行业研究了影响中国能源消费的关键要素,将影响能源消费变动的因素分解为能源强度变化、技术系数变化、国内最终消费比例变化、资本形成总额比例变化、出口比例和进口比例变化以及最终需求总量变化等6个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技术系数变化是影响中国能源需求量变动的最主要因素;能源强度变化、出口比例和进口比例变化也是影响能源消费量变动的主要因素。在影响中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各行业中,电力、蒸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产品制造业等6个行业对中国能源消费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1992年1月-2009年12月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可支配收入以及上证指数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中响应函数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股市的实际余额效应发生转向,股票价格指数上涨使得消费减少。消费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成正向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可知,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股票价格指数的上涨不是居民消费总额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是居民消费增加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