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05篇 |
免费 | 425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2608篇 |
工业经济 | 606篇 |
计划管理 | 2475篇 |
经济学 | 2028篇 |
综合类 | 1862篇 |
运输经济 | 34篇 |
旅游经济 | 71篇 |
贸易经济 | 1769篇 |
农业经济 | 204篇 |
经济概况 | 130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2篇 |
2024年 | 281篇 |
2023年 | 306篇 |
2022年 | 163篇 |
2021年 | 340篇 |
2020年 | 438篇 |
2019年 | 382篇 |
2018年 | 307篇 |
2017年 | 344篇 |
2016年 | 360篇 |
2015年 | 326篇 |
2014年 | 606篇 |
2013年 | 889篇 |
2012年 | 833篇 |
2011年 | 942篇 |
2010年 | 770篇 |
2009年 | 686篇 |
2008年 | 926篇 |
2007年 | 907篇 |
2006年 | 785篇 |
2005年 | 627篇 |
2004年 | 430篇 |
2003年 | 327篇 |
2002年 | 235篇 |
2001年 | 179篇 |
2000年 | 118篇 |
1999年 | 104篇 |
1998年 | 70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运用时间数列和计量分析方法,利用1978--2006年我国税收收入和GDP数据,针对1978—1994年和1995--2006年两个阶段分别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税收的长期弹性和短期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978—1994年我国税收的长期弹性小于其短期弹性;自1995年以来,我国税收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税收的长期弹性大于其短期弹性。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2008—2016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绿色转型数据,研究绿色税收优惠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税收优惠对企业绿色转型存在激励效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不变。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税收优惠通过减少转型中面临的调整成本发挥其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激励作用,且该激励效果随着产权性质与地区市场化进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过多的财政级次与彻底分税制之间存在不相容性,难以在各级政府间合理配置税种,因而需要简化财政体制级次.本文结合政府层级变化趋势,提出推出两项行政体制变革,将政府层级从五级精简为三级,使得政府层级与财政级次对应,并以中央、省、市(县)这三级政府财政为架构,来优化各级政府间税种配置,形成各自的主体税种. 相似文献
15.
现金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对盈利进行分配或留存用于再投资的决策问题,在公司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究了高管团队特征(规模、年龄、性别、学历背景)对企业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团队的规模越大、平均年龄越大,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率越高,表明企业管理团队人数越多,年龄越大,越容易采用较高的股利支付率,而管理团队的平均学历越高,越倾向于选择较低的现金股利分配率。说明更高学历的管理层认为,较低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才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股利支付水平。男性管理层和女性管理者对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高低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股权越集中,管理者的特征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会被弱化。也就是说,股权集中度会显著削弱管理者特征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该实证结果也印证了上市公司中代理问题的普遍存在。研究结果可为企业管理团队的合理配置提出可以借鉴的依据以及实证结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普松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6(3):77-80
现代公司是由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组成的。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看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都是为解决公司代理问题而进行的制度安排。具体地说 ,公司治理是要解决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 ,内部控制是要解决经营管理者和下级人员之间的代理问题。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处于公司组织结构和运营过程的不同层次 ,二者既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 ,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起点 ,内部控制是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节能减排政策传导机制及效果研究——以重庆市节能减排政策体系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作为调结构、扩内需的重要方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的重庆市,资源消耗量与废物排放量持续增加,形势不容乐观。拟对重庆市现行节能减排政策传导机制及效果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推动重庆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发现,重庆市促进节能减排以实施命令控制型政策和排污收费政策为主,市场化手段仍不成熟,如排污权交易活跃度低、相关税收政策缺失等。基于这些问题,结合西方国家经验与重庆市资源环境市场特点,提出构建绿色税收体系,加快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雪平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20,38(3):49-60
以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税务稽查系统改革\"金税工程三期\"为准自然实验,探讨税收执法的公司治理效应,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金税工程三期改革对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税工程三期改革显著提升了企业财务报告质量。金税工程三期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在治理环境较弱、信息透明度更低、融资需求更高的公司表现得更为显著。从作用机制来看,金税工程三期改革显著增强了税收执法力度,减少了企业的避税行为。 相似文献
19.
使用2001—201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产能过剩程度,进一步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结果表明:产能过剩主要出现在重工业领域;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加剧了重工业的产能过剩程度,其中增值税竞争的影响大于总税收竞争和企业所得税竞争的影响,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滞后影响大于当期影响;在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对重工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更为显著。指出:减弱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有利于缓解我国产能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分权体制下政企之间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计量模型,将地级市之间经济竞争程度与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相匹配,验证了地方政府经济竞争程度与企业实际税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地方政府所面临的经济竞争程度越激烈时,其辖区内上市公司的实际税负越低。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经济竞争对辖区企业的减税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产业和所有制异质性;分位数回归发现,辖区企业处于不同税负强度时,地方政府经济竞争的减税效应也存在明显差异。在当前减税降费、让利于企的新时代背景下,本文的研究对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和规范横向竞争中地方政府行为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