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财政金融   11篇
工业经济   20篇
计划管理   179篇
经济学   112篇
综合类   95篇
运输经济   23篇
旅游经济   14篇
贸易经济   83篇
农业经济   39篇
经济概况   1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built environment features, including factors of land use and road network, on bicyclists' route preferences using the data from the city of Seattle. The bicycle routes are identified using a GPS dataset collected from a smartphone application named “CycleTracks.” The route choice set is generated using the labeling route approach, and the cost functions of route alternatives are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es. Then, two mixed logit models, focusing on random parameters and alternative-specific coefficients, respectively, are estimated to examine bicyclists' route choice.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bicycle route choice involves the joint consideration of convenience, safety, and leisure; (2) most bicyclists prefer to cycle on shorter, flat, and well-planned bicycle facilities with slow road traffic; (3) some bicyclists prefer routes surrounded by mixed land use; (4) some bicyclists favor routes which are planted with street trees or installed with street lights; and (5) some bicyclists prefer routes along with city features. This analysis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how well-planned land use and road network can facilitate efficient, safe, and enjoyable bicycling.  相似文献   
92.
Over the last decade China expanded its renewable energy sector with unprecedented speed. This success story presents a challenge to Western modes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where stakeholder participation is often deemed a necessary pre-condition for effective policy outcomes. Drawing on new research (including previously unpublished interview data), the article first discusses established modes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before examining the growth of China’s renewables sector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lens of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The article then analyses renewable energy policy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in China, illustrating how top-down command and control strategies have successfully diffused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y from a standing start. We argue that (1) China’s distinct approach to the sector differs from Western modes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2) this has revealed a new path towards renewable energy diffusion that authoritarian states in particular might regard as an attractive alternative to participatory models.  相似文献   
93.
围绕海洋经济产出水平、海洋产业竞争力、海洋科技综合实力、海洋资源开发水平、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海洋综合管理状况设计区域海洋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理论构建了区域海洋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确定了指标权重,并以我国沿海省市为研究对象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沿海省市的海洋发展方向和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4.
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与城市管理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传统城市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构建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
刘丽  吴文一 《物流科技》2010,(11):42-43
首先分析了班轮运输的变化现状,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运输网络的整体最优。结合集装箱运输具体的特性,构造了一整体最优情况下,各集装箱路径选择的模型。对班轮公司的日常经营调度、航线规划等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6.
设计认知无线网络路由算法时,需要兼顾主用户保护与路由性能两个方面。为了提高认知无线网络中次用户之间路由的端到端性能,提出了基于无线电环境地图的路由优化机制,该机制中无线电环境地图能够为次用户提供主用户保护有关的无线电环境数据。首先,无线电环境地图根据次用户的数据请求将各授权频段的可用概率与功率控制相关信息反馈到该次用户;其次,次用户可以计算出与上一跳次用户之间的链路稳定性以及传输时延;最后,目的次用户通过计算每条路由的端到端吞吐量的期望值,然后选取期望值最大的一条路由。仿真结果表明,该路由机制在平均分组投递率、平均端到端吞吐量、平均端到端时延方面均优于对比路由算法。  相似文献   
97.
哈尔滨市道外区农业属于都市型农业,在哈尔滨市的农产品供应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章应用SWOT方法分析了道外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经济优势,同时分析了道外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劣势,根据统筹城乡两种资源、优化经济结构、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生态产业的发展理念,提出了道外区发展生态型都市农业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了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并提出了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异常重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探索水源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对策对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分析方法,在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及水源区生态环境概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并从六个方面阐述了水源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99.
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既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分,也是区域、国家和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的一个结点.基于Logistic模型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存在演化周期现象,且是一个白组织系统,具有非连续性,遵循社会生态演化机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资金支撑仍是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问题,创新收益是驱动企业创新进而影响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且已显现出巨大推动力.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发展路径,目前可供选择的主要有集结型优化路径、联盟型优化路径和配置型优化路径,涉及到企业选择、社会选择和政府选择等问题.由于三条路径各有优劣,需要建构一条开放式协同路径,并着重探索形成动力机制、互补机制、共担机制、协作机制和多元化机制.  相似文献   
100.
公民教育是现代民主性国家建构与发展的基本出路。大学生公民教育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大学生主体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培养路径创新既要坚持民主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基本理念,也要勇于改革和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