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155篇
计划管理   471篇
经济学   75篇
综合类   65篇
运输经济   29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8篇
农业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王玉生  张庆泽 《科学决策》2021,(10):112-124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大力发展电动公交车,并建设配套的充电站,已成为我国政府接下来的工作重点.目前对电动公交充电站优化布局的研究,缺乏对定量和定性因素的综合考量.文章将定量的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与定性的综合评价的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个新的电动公交充电站优化布局框架体系.首先建立0-1整数规划模型,同时对充电站的选址和服务范围进行决策.接着设计电动公交充电站布局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充电站布局方案进行综合评估.以江阴市公交网络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文章提出的方法可以为电动公交充电站布局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22.
高新华  路妍 《科技和产业》2013,13(7):124-126
电力科研院所科研成果的增值关系到电力行业的科技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可以带动相关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经济整体发展。本文从国家电网公司下属科研院所、南方电网公司下属科研院所、其他电力科研单位三个方面对我国电力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增值的现状逐一论述,分析存在问题,并对电力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增值的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23.
The emergence of a mass market for electric vehicles (EVs) offers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countries that have abundant resources of cobalt, nickel, lithium, copper, aluminium and manganese. Not surprisingly,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proposed ambitious plans to expand production of these raw materials. However, an observation from the resource curse literature is that strong institutions are required if they are to mitigate the risk of poorly directed, often excessively procyclical, investment, not least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pacity and price volatility of many raw materials utilised by global EV value chain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outlook for EV demand and associated raw material usag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drivers and sensitivities required to assess and track future market transformations. These end use shifts are then plac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broader supply chain adjustments and trends shaping the demand. For resource exporters, adapting to structural change will require fiscal, regulatory, environmental and institution reforms designed to capture shifting patterns of resource wealth in a way which takes appropriate account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specific value chains and mitigates adverse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from their extraction and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