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45篇
综合类   22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58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重庆市低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是研究农村居民点自组织演化规律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以研究区1∶2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等资料为基础,以ArcGIS 9.3为技术平台,结合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选取表征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形状和分布的11个景观指数指标,应用空间分析法和景观指数分析法,分析了重庆市低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自然条件是影响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随着海拔和坡度的不断增加,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和平均规模呈现出相对递减的趋势,且分布在阳坡上的多于阴坡。②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表现出不同的区域特征。丘陵区农村居民点面积大、分布密度小,其空间分布相对集中;由丘陵向低山过渡区由于微地势起伏不定,农村居民点数量多、单个居民点规模小,其空间分布集中度较低;低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比较零碎,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因此,地形地貌是构成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的基础框架并制约着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形状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2.
山西省贫困县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快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山西贫困县面积大,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已成为影响山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十二五"时期,如何推进贫困县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该研究探索了全省57个贫困县城镇化发展的途径与对策,为全省"十二五"时期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若干思考--以招远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性质和编制的指导思想,认为招远市上一轮总体规划的实施对建设用地指标管理不完善,不注重耕地质量上的平衡,与城镇总体规划在用地上的衔接力度不够,土地利用分区不尽合理,用途控制难于实现;提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要完善建设用地指标管理,确保耕地总量稳中有升,要合理分解规划控制指标,注重与城镇规划的衔接,明确土地用途分区。  相似文献   
64.
王斯亮  陈欣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12):117-127
研究目的:揭示撤县设区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为从严把握撤县设区背景下的政策选择提供学理支撑和路径参考。研究方法:以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在2005—2018年发生的撤县设区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检验政策效应,运用逐步回归法识别影响机理。研究结果:(1)撤县设区从平均意义上显著提升了所在市辖区的土地利用效率;(2)撤县设区通过要素集聚和政府扩张两种渠道推动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显著提升,但空间资源约束的放松对二者的正向联系产生遮掩效应;(3)撤县设区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基于产业发展阶段、行政等级和区域的城市间异质性。研究结论:从城市土地利用角度佐证了对撤县设区持慎重从严态度的合理性,一些已越过工业化阶段、位于西部地区和行政等级高的城市应注重现有市辖区的内涵式发展,其他因土地要素紧缺而发展受限的城市应打破市辖区及周边县域的行政壁垒,推动人才等要素在土地空间的集聚,并通过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高反映行政效能的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5.
县域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笔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构建了县域均衡发展指数,并以天津地区的12个涉农区县为例通过聚类分析法对县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科学地多层次、多角度测度,结果显示:不通类型的区县具有各自的发展特点、优势和弱点。发达区县在充分发挥示范效应、传播积极经验的同时更需注重总体均衡发展,特别是环境和区县政府的政策方面,继续加大工业对农业反哺的力度;而落后区县则应大幅度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继续加大农业投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通过乡村推力、城镇拉力有步骤地稳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66.
湖南丘陵地区的中小城市大多具有面山环水、城市建设用地局促、"整体集中、局部分散"为主的空间发展特征。随着产业转移的到来,作为重要产业承接地的湖南省中小城市必将面临城市用地结构及其空间形态的改变。从城市现状特征出发,采取例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湖南多个中小城市空间扩展方向的研究,提出建立"小而优"的适度组团式发展模式,以满足其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为湖南丘陵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探求一些空间形态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67.
川东北丘区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东北丘区农业产业化建设已有良好开端,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建议在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新的进程中,通过夯实基础、创新机制、科学规划、优化布局、提升品牌,丘区农业产业化建设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68.
山地流转机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联系临安市的实际论述推行山地流转机制对调动林农的积极性、发展林业和振兴山区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山地使用权流转的各种形式,并指出建立和完善山地经营机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9.
乔光建  马静  刘斌 《水利经济》2010,28(1):59-62
根据河北省邢台县岳垴村利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蔬菜的实测数据,分析日光温室大棚节水效应,包括温室环境的节水作用、无土栽培节水作用和微灌技术的节水作用,结果表明,建设日光温室大棚,可以创造植物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水分、养分等条件,使温室环境与外界隔绝,减少水分的蒸腾蒸发;在温室中利用栽培槽,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一方面可减少灌溉面积,另一方面可阻止灌溉水下渗;而采用微灌技术控制灌溉水量,可根据蔬菜的生长需要供水,这3者都能达到节水的目的。在邢台县干旱缺水的丘陵山区建设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并与先进的节水技术、集雨技术相结合,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0.
在2016—2020五年间,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共有780个通过第三方机构实施的专项评估而脱贫摘帽。在实地评估中,第三方评估机构与地方多元参评主体的良性互动很多。但一些地方利益主体对评估工作的逆向因应并不是一种良性互动。逆向因应是指在贫困县退出的第三方评估中,受评估地方通过虚假配合、不配合甚至人为设置障碍等方式对第三方评估工作的消极响应。这种消极响应使第三方评估机构步入“低效率陷阱”和“双重利益博弈陷阱”,也使中央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来弥补中央与地方贫困治理信息不对称的愿望落空。本文基于纳什均衡理论框架分析了第三方评估机构、地方政府、贫困户三者间的博弈,并结合某贫困县退出评估的田野调查资料,研究发现:贫困县退出评估的运行过程中,有部分贫困户和地方政府干部倾向于采用反评估的因应第三方策略。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与第三方评估机构非良性互动的原因分析,提出了“抑制地方政府逆向因应、促进正向因应”的政策建议,从而建立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对贫困治理成效验收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