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1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281篇
财政金融   320篇
工业经济   594篇
计划管理   2024篇
经济学   2519篇
综合类   1762篇
运输经济   52篇
旅游经济   107篇
贸易经济   1241篇
农业经济   1040篇
经济概况   2102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707篇
  2013年   783篇
  2012年   1004篇
  2011年   1230篇
  2010年   928篇
  2009年   797篇
  2008年   935篇
  2007年   861篇
  2006年   723篇
  2005年   525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朱蓉 《改革与战略》2014,(1):110-114
产业融合突破了产业的界限,弥补了融合双方的缺陷与不足,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创新性、渗透性和外溢性的特点。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能够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还提升了融合双方的竞争力,优化了产业结构。文章以产业融合为视角,结合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密切相关的产业类别,构建基于产业融合的文化产业升级演化路径模型,并以浙江省为例,剖析了浙江省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实现浙江文化产业升级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62.
文章在评述解释我国产业结构偏差的原因、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及产业结构转变机制等文献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的产业结构必然会呈现出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趋势。但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因为强调服务业的发展而忽视工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我国特定的国际分工地位,二产比重偏高、三产比重偏低的产业结构偏差会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存在,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使我国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的着力点在于制度建设和大城市的引领。  相似文献   
963.
在出口退税分化政策条件下,文章加入有差别的出口退税率扩展一般均衡模型为出口退税分化政策条件下的工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基于中国实施出口退税率分化政策后的18年间的出口退税率和工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面板数据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出口退税分化政策条件下的工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机制是有效的。有鉴于此,在全球经济"再平衡"背景下,应继续完善适时、合理、有效的出口退税分化政策,与中国"十二五"规划的产业发展战略相配合,对资源性产业、低技术制成品业、中技术制成品业和高技术制成品业中各类不同技术水平、不同性质的商品,给予有差别的、有层次的梯形出口退税待遇,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964.
结合国外宜居城市建设实例,吸取其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先进策略,本文以深圳市盐田区为例,探索盐田区建设宜居城区的有效途径与规划建设方针,提出宜居城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65.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以扩大内需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是学术界、政府一致的呼声。城镇化是提升内需水平和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目前经济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文章通过对30年来中国城镇化增长率,产业结构变迁,土地流转等数据分别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城镇化自身有内在的演进逻辑,即在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城市用地的扩大和城镇人口的增加。最后提出政策建议,调整结构应优先于单纯产值增长,优化产业结构,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出台配套土地政策,盘活土地资源,沿着城镇化自身的逻辑来推动中国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66.
欧盟是现代工业制造业的发源地,长期保持着工业技术的世界领先水平。欧委会根据全球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及其重要性,以及欧盟相对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技术优先领域,扬长避短确定了欧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六大关键势能技术(KETs)。工业生物技术,作为欧盟优先确定的六大关键势能技术之一,欧盟己制定具体的优惠政策和行动举措给予重点扶持,旨在提升欧盟先进制造业的世界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通过综合研究分析欧盟工业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现状、研发创新、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路径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67.
当代青年是最具生机和活力的人群,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调查表明,当代青年已经充分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对自身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良影响,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对建设美丽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充满信心和期望。为了更好地发挥当代青年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促进青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需要进一步提高当代青年的生态文明意识与素养,增强其生态文明责任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968.
我国在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但同时面临着较大的减排压力的背景下,低碳化产业结构调整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环节,而如何评价与改善低碳化产业结构调整效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采用DEA交叉模型,对中国1996~2012年各年度低碳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率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结果表明各年度低碳化产业结构调整效率有明显差异,且起伏较大;进一步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对低碳化产业结构调整效率的影响,从经济制度、产业政策、环保市场等宏观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9.
本研究从全面幸福观出发,基于广义福利观内涵,回归福利经济学基数效用方法论.同时将GDP与个人幸福感关系密切的民生指标加以综合,以“发展目标应体现地方民众主观愿望”为设计理念。构建了基于民众幸福感的福利效应指标体系。应用该指标体系考察广东“双转移”在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效果,显示出来的民众幸福感并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同步增长。广东“双转移”战略的区域政策目标应向最大化地满足地方需求方向转变,政府行政考核体系也应向“以人为本,地方需求为导向”的新型政绩观转变。  相似文献   
970.
近年来,皖江城市带的优势产业在出口贸易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与其他省市相比,支柱出口产业在规模、结构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却呈现出低水平态势。在中部加速崛起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之下,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将为皖江乃至安徽的出口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在对皖江城市带的典型出口产业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皖江城市带出口产业结构存在外贸规模较小、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加工贸易发展滞后等问题,并提出优化产业布局、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及整合产业结构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